馬詩敏老師簡介
博客訪問:39029
【講師簡介】 武漢理工大學工商管理 研究生 中山大學MBA AACTP-WLP國際注冊培訓管理師 TTT專業導師 營銷實戰專家 獲中國講師協會“中國品牌講師”認證 中國好講師大賽30強 中國高級企業培訓師 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 五八同城、趕集..
馬詩敏最新博文
- 馬詩敏︱有用享樂
- 馬詩敏︱學霸都在搖晃知識“沉淀層..
- 馬詩敏︱說給小徒弟聽的“成功歸因..
- 馬詩敏:主持是培訓師基本功..
- 馬詩敏:贏取并影響客戶的方法論..
- 科大訊飛兼職講師TTT賦能訓練營..
- 馬詩敏:SWAY演講組織準備法..
- 馬詩敏:培訓師的24小時生物鐘..
- 馬詩敏:工業4.0對培訓界的影..
- 馬詩敏:培訓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..
馬詩敏主講課程
大腦是一個蓄電池,大腦中的知識約等于蓄電池中的電量,想讓蓄電池電量滿格,持續搖晃知識“沉淀層”尤為重要。搖晃知識“沉淀層”就是要做好定期復盤和建立知識關聯,在大腦中形成更豐富的神經元鏈接。通過刻意練習,我們甚至可以改變大腦結構!
所學知識有時候會變成“休眠火山”,您認同嗎? 消退遺忘理論認為,信息的遺忘是由于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某些模糊。干擾遺忘理論則強調新、舊信息都有可能干擾我們回憶某些內容這樣的事實。這兩個理論能解釋一些記憶的現象,但不夠全面。 弗洛伊德認為,人們之所以往往趨于遺忘那些特別令人不快的事情,是由于這些記憶內容沉入到下意識中去了。由此展開,我認為在記憶一定存在“沉淀層”,很多學過的知識或經歷過的事情被遺忘,是因為下沉到“沉淀層”。線索依存遺忘理論就是一個非常好地回應,該理論指出,一個人回想不出某種信息,僅僅是由于他不能發現從記憶中回想該信息的方式,是沒有良好的提取線索。那么知識提取的最佳線索是什么呢?我認為,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不斷地搖晃知識“沉淀層”。 在廣東廣播電視臺培訓基地授課時,我做過相關研究。學生們上完課,當周視頻打卡提交作業者,對課程內容記憶深度更深,再加上每周課前的小復習,這些打卡的同學期末匯演全都能記住一整個學期全部的表演內容。沒有養成當周視頻打卡者,即使課堂上進行回爐,但復盤頻率太低,最終受近因效應影響,期末只能記住新學習的作品。由此可見,前者當周在家復盤,刻意訓練后打卡交作業,下周在課堂上復盤,所學知識經過若干次“沉淀層”搖晃,短時記憶轉化成為了長時記憶。后者沒有在家復盤練習,課堂復盤只是蜻蜓點水式地觸碰知識“沉淀層”,記憶神經元之間鏈接不多,所以一學期下來,進步很慢。由此可見,存量知識就像是河床中緩緩沉積的淤泥,如果長期不用,就難以像流水那樣運動起來。 讀過的書、認識的人、看過的風景以及學過的知識,存在必然會留下痕跡,只是這些痕跡或深或淺,不相一致。艾賓浩斯遺忘曲線是客觀存在的,如何讓短時記憶發生物理性變化,轉化成為長時記憶?怎樣才能讓知識和經驗發揮最大價值,產生化學性變化,以更有創意的方式展現?我認為,知識或經歷價值最大化,非常需要一個搖晃記憶“沉淀層”的復盤過程,具體要點為:
一、定期復盤 復盤最佳的時機是什么呢?我的建議是,首次復盤最好在24小時內,最遲不超過一周。往后的復盤,則可根據實際情況推進。 1.首次復盤一周內完成 從時間軸角度區分,記憶可以分為瞬時記憶、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。瞬時記憶保持的時間僅為0.25秒至4秒,短時記憶保持時間為5秒至1分鐘。日常的學習和經歷,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呈現最多的形式是短時記憶形式,一般情況下的記憶周期是5至9天,所以,首次復盤一定要在短時記憶的時間范疇內,而且越早越好。 在電視臺教育基地授課時,我會要求學生當周打卡,學霸都會搶到沙發。即使部分同學拖到最后一天打卡,那也是很好的,至少能抓住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尾巴。大腦記憶喜歡我們不斷復盤,越復盤,越進步。 2.階段復盤最佳方式是公眾分享 長時記憶保持時間通常為幾天、幾周、數年,甚至終身不忘。階段復盤有助于延長知識的“保質期”。復盤的形式可以是打腹稿、回憶,最有效的方式是分享。 什么樣的復盤形式最有效呢?我在電視臺培訓基地教學時,專門做過研究,通過觀察,我發現上臺分享或進行公眾展示頻率越高,獲得可視化的進步越大。不斷重復、刻意練習有助于開拓大腦結構中的海馬回區域,也能使知識點在大腦記憶區域中長期霸屏。
二、建立知識關聯 死記硬背是最愚蠢的記憶法,讓知識“保鮮”,甚至發生原子彈裂變般的產能,還需要在大腦中構筑知識與知識之間的橋梁。 1.新舊知識疊加關聯,秒記憶! 給電視臺的學生們上課時,我做過相應的實驗。年齡和層次相同的同學會被分在對應的班級,我挑選了同樣達到語言藝術四級水平的班級做教學實驗。 第一個班的同學使用的是知識關聯教學法。我設計的教學方法是不設計專門講李白和他的詩的課程,但這部分內容每節課以客串的形式出現。比如,講解賀知章時,順便提及賀知章請李白喝酒的典故,接著就延伸到李白,復盤了李白和他的詩。講杜甫時,又帶著學生回顧“大李杜”組合,又聊到了李白,復盤了李白和他的詩。講初唐四杰時,順便把中唐、盛唐和晚唐的情況概述一下,再次講到李白,復盤了李白和他的詩。一學期下來,所有同學都能夠背下所學過所有李白的詩歌。 第二個班我使用的是分段教學法,專門設置了一個課程講授李白和他的詩,只要求電視臺的學生當周打卡交作業,真個學期不做復盤。期末匯演時,增加了李白詩歌PK環節,現場幾乎沒有一個同學可以背下所學過的所有李白的詩歌。 期末匯演結束時,我采訪第一個班的同學“為什么你們都能背下李白那么多的詩”,大多數學生的回應是“馬老師,我覺得很奇怪,也不知道我怎么就全部記下來了”,采訪第二個班的同學,大多數孩子很不好意思地回應道“馬老師,我忘記去復習了”。 由此可見,高頻增加新舊知識之間的疊加關聯,分階段聚焦復盤,學習效率更高。新知識與舊認知發生化學作用,催生出新的知識,這樣的學習效果將呈幾何倍數增長。
2.新知識與當下生活關聯,秒理解! 經驗是一位敬業的老師,總陪伴我們左右,即便沒有刻意練習,只要大腦沒有停止運轉,生活的本身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思想啟發,我們的智力商數會自然成長。然而,這種被動習得常常以短時記憶的方式呈現,影響力有限。 我喜歡研究歷史,也喜歡在電視臺培訓基地講歷史。記得有一堂課,講的是歷史朝代變遷,講到三國時,我說劉備是團隊老大,他堅忍不拔、終成大事,相當于我們班的班長。諸葛亮是軍師,足智多謀,相當于我們班的學習委員。關羽忠于君、善與友,像是我們班的組織委員。張飛勇武過人,粗中有細,重情義,相當于我們班的體育委員。接著,讓班干部們上臺認領三國的角色,現場氣氛非常換了,學生們很快就記下來三國中的主要人物。過了一段時間進行提問,依然記憶猶新。 新知識與當下生活關聯,熟悉的事物有助于我們在腦海中形成圖畫式的印象,這種理解記憶法在很多記憶大師的書籍中以不同的形式出現,類似的案例比比皆是,落于實踐,必然大有裨益。 由此可見,新知識與當下生活建立關聯,能使大腦中的神經元建立鏈接,更容易形成長時記憶畫面。
三、刻意練習,改變大腦結構 搖晃知識“沉淀層”是一次腦部運動,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,知識重新在大腦中排練組合,就是創新。 我曾受廣東電視臺邀請在一次講座中分享了“改變大腦結構”的行為,分享了愛因斯坦的行為和思維習慣后,也與大家共同對比了愛因斯坦大腦結構和普通人之間的差異,最后得出兩點結論: 第一,身體運動可以改變大腦結構,能使我們更陽光、開朗、聰明; 第二:刻意練習的腦力運動,能增加神經元之間的鏈接,使我們綜合能力獲得全面發展。多搖晃知識的“沉淀層”,正是非常好的腦力運動。
總而言之,“定期復盤”是大腦蓄能的過程,養成一周之內進行進行首次復盤,分階段回爐的習慣,大腦蓄能到一定程度,就會迎來知識增長的爆發期。同時,“建立關聯”是大腦最喜歡的記憶模式,存量知識之間的相互關聯,新知識與舊認知的相互碰撞,還能擦出很多智慧的花火,最終成為高品質的增量知識。最后,別忘了通過“刻意練習”這個幾乎無所不能的功能鍵,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。更多學習成長,歡迎關注馬詩敏工作室。
|
上一篇 : 馬詩敏︱說給小徒弟聽的“成功歸因”模型
下一篇 : 馬詩敏︱有用享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