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市場的功名成就,刺激得日系品牌血脈賁張,都期待在中國市場掘金撈銀。日系豪車品牌英菲尼迪亦是難耐深閨寂寞,大舉進軍中國市場,并且立下到2016年銷售16萬輛,
2017年銷售20萬輛的雄心壯志。為實現自己的“中國夢”,英菲尼迪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布局。
1月,英菲尼迪總裁約翰·德·尼琛親臨中國進行調研和布局,承諾未來四年內更新所有現有車型,新增4款搭載全新發動機和變速箱的系列車型,推出高于或低于現有車型的SUV、轎車和高性能的全新車型。
5月,英菲尼迪與東風汽車正式簽約,2014年英菲尼迪車型將在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襄樊工廠投產,實現國產化。為拓展銷售渠道,把在寶馬中國負責營銷的副總載戴雷招至摩下。
這些大動作,確實對英菲尼迪拓展中國市場有立竿見影作用。據其中國事業部總經理戴雷稱,5、
6、7三個月銷量實現了大幅增長,同比增長40%,大部分經銷商結束了虧損狀態,開始了難得一見的盈利。
強化產品線,拓展銷售渠道,確實對促進英菲尼迪在中國銷售有著積極影響和作用。但是我們也不難看到,很多現實的問題橫亙在英中國車市的野蠻生長,以及豐田、本田、日產、馬自達等拓展中菲尼迪面前,為其中國夢的實現,頻添阻力。
在中國市場,英菲尼迪目前談不上一個響亮的豪車品牌,比起奧迪、寶馬、奔馳來,英菲尼迪是連邊都靠不上。從銷量上我們不難看出,處于豪車第一陣營的奧迪、寶馬,年銷售都在五十萬以上。奔馳去年在中國銷量也在向20萬靠攏。但是英菲尼迪在中國銷量,目前連這些豪車銷量的尾巴都摸不著——2011年為19000多輛,2012年為15000輛,市場占有率不到微不足道的1%。如果要實現既定目標,英菲尼迪要的不是高鐵速度,而是火箭速度,是太空速度。這種發展速度,在中國車市歷史上,恐怕是空前絕后的,目前還沒有品牌做到過,其難度之大,可想而知。
如果英菲尼迪實現了目標,那就是擠進了中國豪車品牌的一二線陣營。倒不是英菲尼迪的“中國夢”肯定會夭折,這種宏偉目標,在理論上確實是有實現的可能。但理論與現實的距離,可以說是看得見,摸不著。2012年日本豪車品牌沒有一個實現預期目標的。
與奧迪、寶馬、奔馳相比,英菲尼迪在中國的品牌認可度,差距十分明顯。民族感情和不可預見的政治風險,對英菲尼迪拓展市場影響十分明顯。從2011年的19000多輛到2012年的15000多輛,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因素。由于日本政壇右翼猖獗,釣魚島爭端長期化,導致國民對日系豪車有天生抗拒感。這可能成為英菲尼迪拓展中國市場的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。
當然,對英菲尼迪來說,渠道的拓展,產品性能的體驗,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障礙。雖然戴雷手中握有在寶馬服務期間積累的豐富的渠道資源,對提升英菲尼迪在中國銷售有作用。但市場不相信眼淚,要寶馬經銷售做到集體叛逃,那是很難的。對于經銷商來說,有奶便是娘,可以肯定,英菲尼迪能帶給渠道的規模效應的銷售和利益,肯定是遠不及寶馬來得痛快淋漓。在豪車體驗上,或許日系車科技感比較強,實惠實用,但在舒適度和滿足虛榮,體現用戶價值,提升用戶尊嚴上,英菲尼迪恐怕要落后一大截,難以服眾。
上一篇 : 黑莓不再那么美味
下一篇 : 12306能揭下面紗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