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熱門文章
- 企業文化培訓:金融行業的企業文化是
- 秋山木工:一個合格的匠人是怎樣煉成
- 【營銷管理培訓】金牌銷售員是如何挖
- 商務禮儀培訓:一場完整的國際商務談
- 領導力是什么樣的?——克林頓
- 公司的戰略目標是如何影響財務精細化
- 從“侏儒”到“巨人”球王梅西是如何
相關熱門內訓課程
相關熱門公開課程
文 | 蔣小華
微信公眾號 | 蔣課堂
日本流傳這樣一句話:只要專注、踏實地做好一件物品,哪怕只是一枚螺絲釘,就能獲得成功。在我研究“匠人精神”的過程中,發現日本有這樣的一個人,我對他哪里只是敬佩,簡直是生命中的職業楷模。
1
他今年72歲,從中學畢業后,就步入家具職人之路,26歲開始接受為日皇室制作家具的任務,27歲創立“秋山木工”學校,立下的《匠人須知30條》,被視為如僧人修行般寡欲嚴苛,在日本卻如雷貫耳。
他以高質量家具工藝聞名日本,從日本宮內廳、迎賓館、議事堂、高級飯店、百貨公司、高級品牌專賣店、美術館、醫院,乃至一般家庭,全由技術可靠的一流工匠親手打造,可使用一二百年的家具,獲得日本知名企業家稻盛和夫的推崇。
他就是秋山利輝。之所以如此,他說這是他的“天命”。國人喜歡用“使命”這個詞,有“強加”之意,天命則不同,它與“天職”接近,有“發自內心接受”之意。
秋山先生所說的“天命”,是近年日本企業為了降低成本,紛紛將工廠轉移至材料、人力較便宜的中國、越南,這樣或許能夠短暫獲利,卻可能換來日本人才培養的沒落。
曾有人問他,你的天命就是自己成為木工界的超級明星,然后培養更多的超級明星?秋山先生的回答是:把它當成天職來做,培養十個超過自己的人。令人心生敬畏,不是用“天命、天職”所能形容的問題,我說是日本民族的天使,也一點也為過。
秋山木工制定出一套“八年育人制度”,年輕學徒必須在八年時間里,完成思想準備、生活態度、基本訓練、方法技術等科目。整理出匠人須知30條法則,讓大家反復背誦。
所謂匠人須知30條法則,每一條都是貌似簡單的基本道理。例如,“進入作業場所前,必須成為勤寫書信的人”,透過文字表達感激之情,傳達想法,有效地磨練心性和品格。
秋山先生認為,如果人品達不到一流,無論掌握了多么高超的技術,也算不得是一流工匠。這一點與我們現行的培訓顯得格格不入,多數的單位則要求老師多講操作方法及相關策略。我始終相信“一流的匠人,人品比技術重要”。
2
在秋山木工,只要想當家具工匠,都要進秋山學校完成整整一年的學徒見習課程。這一年結束后,才能被錄用為正式學徒,然后開始為期4年的基本訓練、工作規劃和各種匠人須知的學習。之后再從第6年到第8年作為工匠,一面工作,一面繼續精進。
秋山木工用8年時間,才算養成合格工匠所應具備的素質。針對所有見習者和學徒,秋山利輝還頒布了10條規則,嚴格執行。
例如,被秋山學校錄取的學徒,無論男女一律留光頭;禁止使用手機,只許書信聯系;在一年學習期間內,只有在8月盂蘭盆節和正月假期才能見到家人;禁止接受父母匯寄的生活費和零用錢;研修期間,絕對禁止談戀愛。
令人驚訝的是,90后“當道”的職場,此等嚴苛的學徒制如何得以實現?別說是8年,4年都很難。
在他的《匠人精神》一書中有這樣描述自己的教學風格:“糾纏不休”、“愛管閑事”、“厚臉皮”,所謂“糾纏不休”,指的是堅持不放棄;“愛管閑事”則是對別人的事情感興趣、想讓別人高興;“厚臉皮”指的是正面的“貪心”之意。
這種日漸式微的學徒制,透過集體生活、師徒傳習的教育模式,將品行和技術傳授給弟子,培養為人著想、關心他人以及感恩的情感,正是我輩學習的楷模與行動指南。
另外,秋山先生“工匠大師級挨罵哲學”令我印象深刻。他說,培養有用的年輕人是經營者的責任和義務。每一次他訓斥弟子,都抱持“拼了命”的態度。在他眼中,這不只是為了培育一個工匠,更代表對對方的人生負責。
特將秋山先生的“挨罵法則”整理如下:
01
class
秋山木工的“挨罵法則”:
1、最好是在年輕時挨罵——如果可以的話,最好是在20歲之前。
2、趁被批評的人還有能量時被罵——因為罵人需要比被罵的人擁有10倍的勇氣。
3、最好比其他人早被批評——工作進度超前,可比其他人先遇到問題。
4、不要老是因為同一件事被罵——別人沒那么多時間理你。
5、被人格魅力高的人批評——被尊敬的人批評會更有效果。
6、趁能指導我們的人還沒有死——他們不會永遠地等在那里。
7、愈早被批評愈好——早一分鐘都是好的。
8、要因質量高的問題被批評。
9、要知道被罵也要付出代價。
10、與其看著別人被罵,不如自己被批評--自己什么都不做的話,是不會被批評的。
令我不安的是,今天我們更多的人是批評不得,尤其是年輕一代。對此,我們多數的人選擇了迎合,不批評,不說真話。結果,技藝往往得不到傳承與精進。
我也時常提醒自己,面對批評,不要被情緒所淹沒,抱著明確而理性的意識。秋山先生這么說過,面對批評都要記住,并確認經過了這些批評后,自己是否一直在進步,昨天和今天是不是因為同一件事被批評?即使被批評也能感謝的話,實力一定會增強。
3
那么,他是怎么選材、如何培養徒弟的呢?
首先,秋山先生親自對報名的學徒進行家訪,家訪是他招收學徒的程序之一,每個孩子的家訪時間是3小時。在秋山先生看來,“子不教父之過”,現在的家長變得自私了,他們很少考慮別人,做事總是想著賺錢,對他們來說,成功就意味著掙錢,他們很少和孩子溝通。
對他來說,招學徒首先要說服家長,讓家長認同他的教育理念,這樣家長才會全力支持學校,鼓勵孩子,有的孩子來學校后吃不得苦,想退出,家長往往這時會鼓勵他們。
秋山先生在培育徒弟上,提出“守、破、離”三要決。守就是守,破是在守之上要有自己的想法,離是展翅高飛。最后一步很厲害,像和尚一樣培養出來以后要趕他們下山。
八年之后會被趕出公司,像這樣的公司,你見過嗎?他的使命不是把公司做大,而是傳世,這是天命。吃同一個鍋的飯,在同一個學校,剛開始是徒弟,然后成為工匠,他們想把這樣的模式向全世界推廣。
秋山先生是真正的大師級匠人,不為錢而工作。他說,客人來做家具,呈現給客人的,一定超過他的要求一倍甚至更多。要做到這樣的結果,很不容易,為了超出他的要求,要結合他成長的環境、家人的喜好去做。難怪嚴苛的學徒制還吸引了歐美人的親睞。
他要培養的不是“能干的工匠”而是“有修為、素養高的工匠”,懂得關愛別人、尊重別人、替別人著想。如果有了這種人性的東西,就會進入高峰,如果只是技能上突破的話,是沒有神明幫助的,因為沒有德行,就會有局限。
4
很多人都知道,我們缺乏信仰,如果有,那也只剩下“錢”了。李克強總理在人大會議上呼吁“工匠精神”,匠人是有信仰的,匠人工作不只是為了錢,其熱愛甚至勝過工作所帶來的錢。
全國上下都在宏揚工匠精神,工匠精神成了個熱詞。它不能只是喊喊口號,得從戰略的角度來做匠品,得從文化的角度培育匠魂,得從職業教育,激勵等方面全面造就匠人,還得要有更多像秋山先生這樣的匠人,懷抱一顆匠心,用匠品、匠氣、匠魂來培育更多的匠人。
但我們似乎與秋山先生這種“嚴苛式”的學徒制漸行漸遠,我們過去有,秋山先生說,鼻祖在中國,若我們現沒有此等“土壤”的滋潤如何能培養國人的工匠精神?在這一點上,日本的匠人文化的傳承遠比我們好的多。
我很懷念過去那種“師父嚴苛徒弟”、“徒弟敬畏師父”的年代,師父嚴于律己,徒弟日日精進,青出于藍而勝于藍。一點也不留戀這個“連教育都滿是銅錢味”的年代。
如果有精神,任何一個人會走的很遠、很高。《一代宗師》里有一句話,見自我、然后見天地、最后見眾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