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熱門文章
- 電話銷售的最佳時間是什么時段?為什
- 企業為什么要賦能
- 不一樣的美國工匠精神/為什么需要新
- 為什么執行力培訓很重要?
- 你為什么想要成為一個培訓講師?
- 知識科普:保險售后服務為什么那么重
- 職業化培訓:我為什么不想安于現狀
- 為什么企業要做企業文化?----企
- 領導為什么不喜歡“說真話”的員工呢
- 溫商為什么號稱中國的猶太人
相關熱門內訓課程
- 寶寶反復問為什么 父母應咋辦
- 企業為什么遠程在線辦公效率低下?
-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?
- 銀行為什么賺錢:銀行一線經營的業務
- 中國共產黨早期歷史——為什么中共能
-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成功? 學習貫
- 為什么中國不可戰勝
- 不忘初心—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永葆朝
- 《為什么80%的數字化轉型都不成功
相關熱門公開課程
為什么我們明明知道,卻很難真正做到?
之前我在線下授課中,有個管理者曾問到:“我花了很多精力來學管理,但越學越不知該如何去做管理。”
隨之我問他:“那你能判斷哪幾種理論適合公司嗎?有沒有因地制宜,因人而異呢?”
他說:“不能,我現在實在是太迷茫了。”
積累了很多知識,學習了諸多技巧,但關鍵時刻不能拿出一套自己的解決方案,一旦發生變化就不知所措,這種痛苦和迷茫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。
在工作中,你是否也遇到過這種情況:
曾暗下目標,認真工作,不開小差,可堅持不到兩天,就被打回原形。
曾跟員工談心,溝通過程感覺良好,可兜兜轉轉一切如舊。
曾面對員工不足提出自己的見解,可他們卻一口咬定:“我知道,我知道……”
為什么明明都知道,但就是做不到?
一、從“知”到“行”,到底差了什么?
1、 偏差:“接收”是快樂的,“執行”往往是痛苦的。
在潛意識中,人們總會習慣不斷的去獲取新事物,但并不會真正付諸實踐。
比如,看了一本書,聽了領導的一席話,覺得非常正確,默默記了下來,但也就停留在此而已,為什么會這樣呢?
因為人們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,會產生一種快感:我得到了這個新東西。這種愉悅感,會激活大腦的獎勵系統,進而驅使你繼續不停地去捕獲更多信息。
但是,人往往都有惰性的,比起獲取,去執行難度更大。
2、 阻力:道理和自身不兼容。
有時候你做不到,可能是因為道理和自身不兼容。
什么意思呢?比如,你看到一個APP,覺得很不錯,此刻你非常需要它,但發現APP的版本是蘋果機專屬,而你卻是安卓機。
同理,每一個新知識、新理念的輸入,實際上都是一個和你自身知識體系、做事方法、固有習慣,相對抗相兼容的過程。
在職場,我們常常可以看到,領導對員工的某些行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,他本意是想為下屬多提供一個做事思路,可員工卻毫不領情,甚至會對領導提出的看法進行口頭battle。
因為此時的員工,有自己的固有思維、處事方法,他們對領導提出的想法,總會下意識的帶著“消極”的態度去接受,習慣性地去質疑,促使他們不愿去聽,去思考,更不愿去了解和嘗試,主動在大腦層屏蔽篩選掉。
3、 鴻溝:缺乏相應的跟進計劃。
一件事你覺得有用,想把它做好,可最后仍半途而廢,很可能是因為缺乏相應的跟進計劃。
舉個例子,有的領導對客戶有著自己的一套跟進流程,覺得這個跟進流程比較穩妥,就打算帶頭在團隊中執行。可是,真正落實的時候,不及時檢查員工的跟進報告。結果,很快所有人都恢復了舊習慣。
通常人們不做你希望的,只做你檢查的。“檢查”往往是“知道”與“做到”的橋梁,沒有這座橋梁很難到達彼岸。
二、如何跨越從“知”到“行”的鴻溝?
那么,從“知”到“行”該如何去做呢?我認為,可以從“認知-態度-行為”這3方面著手:
1、認知:精而專,聚焦重要的事。
隨著互聯網的發展,人們可以隨時獲取信息,但信息質量的不一,恰恰讓每個人陷入“信息超載”的心理陷阱。
就像剛剛提到的那位管理者一樣,不停學習理論,只是緩解了焦慮,制造了自己“知道”的幻覺,但卻從沒有真正將理論“做到”。
如果沒有“做到”,那就算學一千種、一萬種,又有何用呢?
所以,管理者不能多而淺地接觸大量信息,而是一定要學會有目的篩選,精而專,花在最有價值的事情上,因地制宜、因人而異,真正地做到。
2、態度:“綠燈思維”,保持開放。
當接觸到新思想時,不要固守經驗,抱著法官的態度去評判,而是應有“綠燈思維”,保持開放的心態。
在職場很多人是沒有“綠燈思維”的,面對領導所提出的新思路,他們保持著拒絕和排斥的態度,用一種自我的眼光來看待。
同樣,管理者在管理中,最怕的也是抱著過往成功經驗、帶著舊的認知去管理,抵觸新思想,新領悟。
面對這種情況,就一定要有“綠燈思維”,換個視角看問題,去理解它,嘗試接受和放行,取其精華,找到價值所在。
3、行為:持續地跟進與反饋。
要想真正“做到”,就必須采取切實的行動,持續跟進與反饋,不斷精進。而往往很多人不缺乏改變的態度,卻缺乏持續行動的決心。
比如,面對領導提出的新要求,當你覺得沒錯,應該這樣做時,那你就從即刻開始,一天、一周、一個月……不斷跟進自己,看有沒有真正去踐行。
如果這一周、一個月里你都有認真做到,那肯定會有不一樣的反饋;如果沒有做到,或做得不好,就要及時改進,看是否需根據情況實時調整。
當然,這個跟進過程除了靠自律外,也可以主動尋求外力。比如,定時向領導匯報,一方面讓領導及時了解情況,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匯報發現自己的問題,通過這種領導式的“監督”,盡可能讓自己實現目標。
寫在最后:
知道,就要做到;做到,就要有結果。
想要知行合一:
認知是基礎,避免“信息超載”,做到精而專;
態度是動力,學會給思維開“綠燈”,保持開放心態;
行為是結果,不斷跟進與復盤,反復練習,讓質變發生。
你覺得呢?
上一篇 : 百度李彥宏文心一言的發布會,感觸頗深
下一篇 : 碧桂園債務暴雷:會是下一個恒大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