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熱門公開課程更多 》
- 心理學在員工激勵和團隊管理中的應用
- 運用TOC設計流水生產線考察團
- 煉“經”成金-崗位經驗萃取與應用(經
- 《勞動合同法》《民法典》背景下企業用
- TD實戰:任職資格體系搭建和崗位勝任
- AI助力下的公文運用與速成技巧
- 用財務戰略搭建企業金融防火墻
- 學德魯克:MBTI在團隊管理中的應用
- 年終考核、年終結算、年終離職等勞動用
- MSA測量系統的實施和運用
相關熱門內訓課程更多 》
- 華為項目管理工具與模板運用—提升項目
- 有效運用績效管理進行調崗調薪、解雇辭
- 華為項目管理工具與模板運用公開課
- 運用教練技術打造你的高績效團隊
- 華為項目管理工具與模板運用
- 新會計準則學習與稅收籌劃運用
- 網絡營銷關鍵手法與實戰運用
- 項目管理在企業工作的運用
- 網絡營銷在企業運營中的實戰運用
- 創新性思維訓練及技術開發過程中的創新
相關最新下載資料
- 課程說明
- 講師介紹
- 選擇同類課
【培訓對象】
【培訓收益】
對佛學 或國學立即有獲益
【培訓收益】
對佛學 或國學立即有獲益
佛家<< 金剛經>>原理運用-------傳統文化人性知識講座第十講
主題: 人性知識講座 課程安排: 站在傳統道的角度,全面講解《內業》上的人性知識。大致從以下幾個方面講解,立志教育、 養生教育 、益智教育 、 認識分析問題、在工作中如何任用人性的規則 講座的意義: 了解機器的性能,就可以造機器,同樣,了解人性,就可以造人, 主講: 敬守(管子內業詳解的著作者) 講課方式:基礎理論部分請看視頻:http://www.tudou.com/plcover/XAbHlqAgEm0/ 現場時間地點:看實踐情況挑選,有一定人數隨時定期開課。 聯系方式:如果對此類講座內容有興趣,請加豆瓣小組“傳統文化人性知識養生----交流會” 做更深入的了解。小組地址:http://www.douban.com/group/483484/ 更多的人性知識講座內容,請參看:http://dzgpxs.blog.163.com/
我們還是運用《內業》的基本知識來分析佛學《金剛經》的基本原理,會讓人立即領會到佛學的切身益處。也能更好的明白國學的奧妙!
我們講過,《內業》 上的認識問題的基本規律。而《金剛經》卻也是講,怎樣做到無上的正知正見。 就像佛祖如來在金剛經里面說的,皆是無為法而有差別。意思是說,只是表述的方式有差別吧。
這里采用三種方式注解,一、文意解,解釋字面上的意義。二、原理解。解釋內在的原理。三、運用解。講解在現實中的運用。
1. 法會因由分第一那這部經典主要是講怎么做到正知正見,
如是我聞。一時佛在舍衛國。祇樹給孤獨園。與大比丘眾。千二百五十人俱。爾時世尊食時。著衣持缽。入舍衛大城乞食。于其城中。次第乞己。還至本處。飯食訖。收衣缽。洗足已。敷座而坐。
文意解: 如是我聞,是開頭語,記敘佛祖如來的話語都是這么說。舍衛國。祇樹給孤獨園,是地址名。這段意思是講,如是我聞,那個時候,佛在舍衛國。祇樹給孤獨園,與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,到吃飯時間了。佛祖就著衣持缽。到舍衛大城乞食,乞食的方式是次第乞。就是一家家的乞過去。然后回到孤獨園,把飯吃完,吃完后,把衣缽收的好好的。再洗好自己的腳,把座位鋪好再坐到上面。
原理解: 聽說,佛在世間的時候,一舉一動,都是在表示佛法,通俗的說就是,一舉一動都是在教導人們開悟明理,教導人們擺脫因迷惑而帶來的煩惱。那這里說這么一段的意思是什么呢!我們還是按照《內業》上的原理來分析。《內業》的基本規律是正形—守善—攝得—止---反。開始就要做到正形,就是做什么事情先要有個形式。再圍繞這個形式去努力。形是神氣的家一樣。否則,神氣動了就會散掉。安頓不下來。神氣安頓不了,做什么都是白忙乎一場。
既然這么來理解佛,那么,我們來看看佛是在做什么。佛是怎么一個樣式去做事情的。
經上講,佛在孤獨園那時候,與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修行佛法。然后就講一個例子“乞食”。 乞食也在修行,否則怎么說是舉止動念都是在教導眾生修佛法呢。開始著衣,衣服是佛田衣。怎么叫佛田,我們通常見到的田地是耕種五谷雜糧的。佛的那個田,是耕種“福”的,穿上福田衣,去為眾生播種福的種子。佛是帶著這個心思來乞食的。聽說這個缽,也是個度量工具,不僅僅是裝飯用的。衡量“福”的多少吧。 這樣一來。可以體會到,佛就是帶著度眾生的慈悲心去做任何事情。如果說佛著衣再持缽。形象上帶有一種莊嚴。那這種莊嚴也是慈悲心的自然流露。而不是為了自己便于乞食去,把自己打扮的像個神仙再去著衣再持缽的。
佛在吃飯時,一是在教導弟子們的修行方式,二是要去度眾生。而不是常常說“徒兒們,為師饑渴,給我化些齋飯來吧”。而是著衣持缽,昂然而去。僅僅是帶著慈悲心做事而已。
按著《內業》的“正形”規律來理解佛,佛的形式就是慈悲。做什么都是圍繞慈悲心去努力!
再看佛是怎么乞食的。“次第乞己。還至本處”,是按順序去乞的。而不是運用法眼一看,那家飯菜好、哪個人好就去哪家;佛都是平等對待。度眾生之后,就回到本處,本處一個可以說是孤獨園。另外一個也可以講是“心”回本處。因為按著《內業》的意思,心動了,就要返回原處,不然的話神氣不就跑掉了嗎。就是“止”、“反”的意思。
“飯食訖。收衣缽。洗足已。敷座而坐”。乞來的東西要吃完,不論好壞。佛是為眾生求福的,怎么不吃完呢!然后收好衣缽。身上整理干凈。腳洗洗,座位也鋪設好,再就坐然后定。“收衣缽。洗足已。敷座而坐”這都是佛自性恭敬莊嚴的一種表現。因為佛本身就莊嚴端正的。通俗的比如,就像一個人很愛干凈,那他處處都收拾的很整潔。他不是為了什么目的去做的。是各人個性的問題。同樣,佛也是這樣形象,沒有什么目的的。
現在佛坐好了。坐好后什么樣子的。應該是“如如不動,不著任何相”的。著相就是心思無著落,東西南北的到處跑。佛心是定的,就定在慈悲上。所以講佛不著相。再一個,佛要教導眾生。本經文最后講,“云何為人演說。不取于相。如如不動。”。怎么叫如如不動?就是動而不動。如果完全的“不動”,那什么都沒反應了,那怎么度人呢!“動”的意思是講,動了之后還要返回所要動的位置上。就像上面說的佛去乞食,不能乞了后就不回來了,就在人家呆著。那就把自己也消耗沒了。所以要返回本處。人回到本處,心也回到本處,就象是沒有動一樣,這個就叫不動。這是動而不動,也就是“如如不動”的意思。接下來,再看看自己種下的福根。自己得到一種精神上的滿足。就是“內業”上講的“攝德”了。
這里,特別要強調的一點:我們通常講道。這個道。基本上是指的是心理的活動過程。而不是肉眼看到的那個樣式的。所以很多在現實中事業做的很好的人,一講道就覺得不對勁。這個一定切記、切記!“內業”上不是說。道者,只可迎以意嗎。就是用意念去體會的,那個就是道。
現在的佛已經如如不動了。應該可以去乞求佛法了。接下來看看佛的弟子怎么求教佛法的。
三、運用解 這段經文,在整部經上來講,就是“正形”的部分,佛是什么形呢,慈悲度人就是了,在現實日常生活中度人。按照內業的意思,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先有個目的,有個形象。這樣人的神氣才有個安頓之所。這樣人的體質才會充實。否則,就像皮球一樣,逐漸干癟掉。
善現啟請分第二
時長老須菩提。在大眾中。即從座起。偏袒右肩。右膝著地。合掌恭敬。而白佛言。希有。世尊。如來善護念諸菩薩。善付囑諸菩薩。世尊。善男子善女人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應云何住。云何降伏其心。 佛言。善哉善哉。須菩提。如汝所說。如來善護念諸菩薩。善付囑諸菩薩。汝今諦聽。當為汝說。善男子善女人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應如是住。如是降伏其心。唯然。世尊。愿樂欲聞。
文意解: 長老須菩提,是地位比較高的弟子。“偏袒右肩。右膝著地。合掌恭敬”。是對待佛的禮節。就在這個時候,佛的弟子知道佛可以講法了。坐在大眾中的長老須菩提,就問了。問的時候很恭敬。長老須菩提偏袒右肩。右膝著地。合掌恭敬。對著佛說:“稀有的世尊啊!如來是善于護念各位菩薩,善于囑咐各位菩薩的,那么請問,善男善女,如果要堅持一個要得到無上正知正見的心,那么心應定于什么位置,怎樣把這個浮躁的心降伏住呢。”佛說:“問得好,問得好啊!須菩提!就像你說的,佛是善于護念各位菩薩,善于囑咐各位菩薩的。你現在聽好了,現在就講給你聽。善男善女,如果要堅持一個要得到無上正知正見的心,那么心應這樣定下來,應該這樣把這個浮躁的心降伏住。”長老須菩提答道“好的,世尊,很高興想聽到這樣的佛法”。
原理解:首先來說說佛身邊的弟子們,我在網上聽凈空老法師講,這些弟子,很多的是古佛再來的,是倒駕慈航。意思是說,他們來人世間,不是僅僅是來修煉佛法,而是配合佛祖如來共同完成一個度眾生的事業。就像是唱戲,各人演各人的角色。我很喜歡這個說法。看看后面長老須菩提提出的問題,就知道不一般。提出的問題本身就是一個絕妙的修行方式。而聽說,佛在講經說法的時候,堅持不問不說的。看看金剛經,也就是把長老須菩提提出的兩個問題講完,這部經就結束了。所以提問是多么的重要。 下面就來分析一下,為什么說長老須菩提提出的兩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修行的方法。
在“敬守德育教育”網易博客里面,有個圖形,我叫他人性知識圖。是一個方框套一個方框的,然后分出兩條線,上線指的是形,下線指的是精。一個方框套一個方框的圖形代表心,心都是兩個部分組成的,就精和形兩個部分。按照內業的意思上講,人認識問題的時候,精和形都不能來干擾。就是說,不要用以前的方式和方法來干擾現在的判斷。精指的是做事的方法,猶如《金剛經》里面講的佛法,形指的是形式。猶如《金剛經》里講的相。“精和形都不能干擾”,換成《金剛經》里面的說法就是,不著相也不住法相。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須菩提長老提出的兩個問題。須菩提長老一個問題是,應云何住。就是站在哪個角度看問題。既然人是精和形組成,也只能站在精和形上去看問題了。但是我們講不論站在精還是形上都不對。那么不就返回到事物的本來面貌上來了嗎。這樣不就能把事物看明白嗎。不論站在精還是形上都不對。按照《金剛經》的說法,就是無所住,什么地方都不粘。須菩提長老二個問題是,云何降伏其心。意思是講心思怎么去運作,才能把被干擾的心降伏住。我們的內業上講要守善,要守善勿舍。就是圍繞著善念轉就好了。按照《金剛經》的說法,先做到無相,再去修一切善法就可以了。就可以得到無上的正知正見了。
通常的情況,人的心理都不是很通順,通過這樣兩個問題一矯正,就能回到事情的本來面貌上來,能往積極的善的一面去發展,人的神氣就通順了不散失,神氣就充足,人的狀態就健康了。最明顯的感覺是什么樣的呢!由于人的心在不當的位置上耽擱久了,帶走很多的神氣,通過這么矯正,心回到本來的位置,這樣心里優于得到滋潤一樣,會很舒適的。說不定很多的頑疾都可以調理好呢!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試試。所以講,須菩提長老提出的問題本身就是一個絕妙的修行方式。
這段文中的世尊,指的是佛祖,后面的如來,指的是果位上的佛的名號,好像軍長、師長之類的稱呼。意思是講,世尊啊,你是達到如來的果位上的佛了。到了這個程度,應該可以善于護念各位菩薩,善于囑咐各位菩薩了吧。如是接著就提問題。而佛祖也說,是的,如來可以善于護念各位菩薩,善于囑咐各位菩薩。佛祖并不說我就是如來,如來就是我。因為佛怎么會著相呢!佛什么都不是,又什么都是。所以,接下來的回答,佛祖都是站在如來的理念上講的。并不是“我”要說,也不是佛祖要這么說。
再來重復強調一個事情,講佛講道,都是講的人內在世界的規律,看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應云何住。云何降伏其心。 這些都是講心的,講發心,心怎么住,心怎么去降伏。我們不能拿現實看到的規律來衡量道的規律,之所以這么強調這個問題,是因為當今現實中的“英雄”很多,英雄們把現實中的事情處理的都很好,但是聽見講道了,道拿到英雄們的現實中,往往行不通。從而放棄學習傳統文化的機會。這些人往往根基都超出常人,放棄了豈不可惜!那么同一個人,人的內外處理問題的方式難道不一樣嗎!我們來看看:同一個問題提出來,不同的人,處理方式就不一樣。處理方法不同,證明他想的就不一樣。或者講他心理活動的規律就不同。從而決定人的神氣運行方式也不同,所以講,對于人來講,內與外有很大的區別的。那人怎么就變得不同了。到底內在規律怎么掌握,怎么才是正當的心理規律。錯了怎么改!那就接著往下看看《金剛經》。
運用解: 我們再來看看須菩提長老是怎么來求佛祖的。首先,是很恭敬的。偏袒右肩。右膝著地。合掌恭敬。這種恭敬的心態不僅僅是對佛祖,也是自心的一種態度。“敬‘”這個詞,在傳統文化中意義是重要的。按照內業的說法,只有做到恭敬,人的神氣才會穩定,才會正確的去對待問題。在金剛經里面,也可以理解到須菩提是很認真的、恭敬的提出這個問題。
接下來,是對佛祖的贊嘆。希有。世尊。如來善護念諸菩薩。善付囑諸菩薩。這個不僅僅理解為是一種禮貌,也是自心中對如來的肯定,如來是善于護念各位菩薩的,就是說人的一個念頭錯了,如來也會幫助或教導人家怎么來糾正。所以就提出下面的問題。不是見誰都去問的。
再看看須菩提長老是怎么方式提問的。世尊。善男子善女人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應云何住。云何降伏其心。長老是講“”善男善女“”要發正知正見的心,該怎么做,不是僅僅為自己的事情來求佛法的。再看看《金剛經》后面的經文,就發現,須菩提長老在聽佛祖的講解后,總是問后世眾生會不會理解,怎么來宣傳教導眾生。大家可以自己查查看。可以講眾菩薩,他們的心愿,起點是眾生,終點也是眾生。這一點,在其他的佛經里面也看得到。也怪不得人們說心腸好的人是“”菩薩心腸”。
所以講求菩薩也是要個方法的。首先明白自己該不該求,自己都隨便,沒有恭敬的心態,那人家菩薩怎么幫你。就是認真的去求,也不能說“‘菩薩啊,保佑我今年賺多少多少錢吧”,然后轉開屁股就走人了。求菩薩不能為善男善女和眾生來求,最起碼也得說“”為了我家人幸福,現在來請求菩薩幫助,讓我今年能咋樣咋樣”。因為菩薩的心腸是利益他人的。不和菩薩一個心態,怎么可以打動菩薩呢!所以佛祖說須菩提“‘善哉,善哉”啊!
如果是一心向佛的人,要毫不猶豫的跟佛一條心。否則怎么可以成佛!那就是自己的心愿 “起點是眾生,終點也是眾生”,用這樣 的心態來決定自己該怎么做人做事 。
如果從我們傳統文化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,也是很有道理的。那就來分析看看;從《內業》的理論來分析,人養生求發展,關鍵就是要養心。如果心都不在人身上,那人生就如點蠟燭,逐漸消耗掉,人還怎么發展,還談什么養生呢。人的心在哪,那就得到發展生長。所以講,人的心情起點是人,轉來轉去,之后必須回到人身上。
在未來花色繁多的社會,利誘多,工作繁重,很容易心就偏離自己走到不知道什么地方了。所以要重視這樣的一個思維方式。
大乘正宗分第三
佛告須菩提。諸菩薩摩訶薩。應如是降伏其心。所有一切眾生之類。若卵生。若胎生。若濕生。若化生。若有色。若無色。若有想。若無想。若非有想。非無想。我皆令入無余涅盤而滅度之。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。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何以故。須菩提。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。即非菩薩。
文意解:佛告訴須菩提。大小的菩薩啊。應該要這樣收攏自己不平靜的心。要按照下面的標準去做就好了。怎么做呢!遇到所有的眾生,包括胎生。濕生。化生。有色。無色。有想。無想。非有想。非無想等,都把如此多的眾生,帶到無余涅盤的狀態去對待他們,引導他們。眾生做不到,要想出讓他們達到的方法,用這樣的方法去度脫無數無量無邊的眾生。這樣心就會被降伏。但是,實際上,是沒有眾生被度的。為什么這么說呢!須菩提啊,要是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。即不是菩薩了。
原理解: 佛是以度脫一切眾生的慈悲心來做事情的。包括要度脫各類生物。既然心不平靜,那么就去和最高的無余涅盤境界去比較看看,心就平靜了。比較一下,做不到是吧,那就去想方設法的度。度一個再去度另一個。心總能平靜下來。心總是在無余涅槃的狀態里面。不能說:“我咋樣就咋樣,人家咋樣就咋樣,眾生咋樣就咋樣,或者說,咋好就咋樣”。如果要是這么說了,那就是著相了。無余涅盤,我們以前的解釋的是沒有什么再要涅盤了,該涅盤都涅盤了。涅盤是一種境界到另一種境界的超越。用掙錢打比方,,該掙到的錢都掙到了,世上再沒有什么財路可以讓你來掙錢了。那該有多少錢啊!無余涅盤就是達到涅盤的最高境界了。
還是那句老話,道是講人的內在的境界,這里也是一樣,是講如何降伏心的。心不平,就把他帶到無余涅盤的境界,這個也是心理這么去想,是意念的活動。然后想到什么人了,就想這個人和無余涅盤的差距,再想出度他辦法來。這樣就度他了。這樣一來其實也是自己心理能力的提高,拿傳統說法就是神氣的充實。把度人的方法掌握了,心理就平和了。這個人就對自己心理影響就沒有了。心就被降伏。其實,那個人還是那個人,只是自己的這個心不被其干擾而已。所以說“實無眾生得滅度者”。如果說這個人真的被自己滅度了,那么自己的這個心就和他融合一起了,再想怎么去涅盤。涅盤的方法倒是可以找到。只是自己的心和別人的這個形組合在一起。弄得自己變成別人了。自己都沒有了,還算什么菩薩呢!所以講“著相”既不是菩薩!注意阿,講這么多,這些都是心理的過程。
相,讀《金剛級》,這個詞要先解釋清楚。這里講的著相,按照內業的思想,就是自己的心寄托在別的形體之上了,就是著相。內業上不是說,人由精和形組成的嗎,這個也是心里的意念。精就是法,形就是相,內業上說心念不要落到精上,也不要落到形上。打個比方說,比如說吃,假如一個人喜歡吃豆腐. 如果說要吃什么?馬上就是想到豆腐。吃的東西那么多,怎么僅僅是豆腐呢。那是他心里固有的一個形態了,這就是著相。如果問,怎么吃豆腐好呢?馬上說油煎。吃的方式很多,怎么就只有油煎呢,這也是一個固定方法在心里起了作用。這是著法相。從旁觀的角度看,如果一個人僅僅吃油煎的豆腐,對吃的認識能好到哪里去呢。所以講,著相不好。
度眾生,按照通俗的話講就是行善、做好事情。只有一顆好心,并不見得就能把事情做好,也要掌握方法的。按照佛祖的話講就是要注意不要著相。否則,把自己都度沒有了。所以講,發善心的人,一定要了解這個規律。我們不希望看到,正是因為自己發善心而卻得到惡果。
怎么只說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,這四個相,因為這個相,都是心理的感覺,不是眼睛看到的。那人想問題,首先是自己的感覺,既是我相,自己想明白后就看看別人是咋樣,如是就有人相,人家看明白了,就想想所有的人是否這樣,如是有眾生相。如果眾生也想明白了,如是就有個確定的相,這就是壽者相。我們一定要記住,不論感覺到的相是華麗還是低迷,“心”都不能跟著相去了。就象佛祖乞食之后,要還歸本處一樣,心還是心,內業上說治心在于中。心哪兒都不要去。心著在哪個地方,就是說著什么相了。
三、運用解 這段經文講到降伏心的辦法,就是要有度眾生的心。其實,通俗的講就是要多發善心。發善心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心要保持中立,不能被人家帶走了,就是不要著相。不論儒佛道的思想,都是注重善念的培養,如果說,道有個種子的話,那就是善念。只有善念才可以讓人的神氣很好的運動起來。善念沒有了,什么都不存在了。不論遇到什么困苦或迷茫,善念不能丟掉。現實中,由于多種的看不見的緣故,往往有些人心里的善念得不到發揮。那么就等于人的神氣被阻滯了,氣阻住了,就是疾病的根源。中醫的理念也這么說的。所以,無論如何,要讓自己的善氣得以運作。如果做不到,就到豆瓣網的小組“傳統文化人性知識養生----交流會”去討論吧!
那就接著看看佛祖的善心吧。須菩提長老在替善男善女求佛法,佛祖回答是。所有一切眾生之類。若卵生。若胎生。若濕生。若化生。若有色。若無色。若有想。若無想。若非有想。非無想。我皆令入無余涅盤而滅度之。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。佛祖的意思,不要僅僅是 善男善女,所有一切的眾生都要去度他們,而且,佛看到的是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。看下面的經文就明白了。佛祖之所以是佛祖,就是因為他的度量大啊!
是
復次。須菩提。菩薩于法。應無所住。行于布施。所謂不住色布施。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。須菩提。菩薩應如是布施。不住于相。何以故。若菩薩不住相布施。其福德不可思量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東方虛空。可思量不。不也。世尊。須菩提。南西北方。四維上下虛空。可思量不。不也。世尊。須菩提。菩薩無住相布施。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。須菩提。菩薩但應如所教住。
文意解:上段文字說,降伏心,就要度眾生,但要不著相。那度眾生的方法要怎么樣。佛祖說:另外呢,須菩提,菩薩對于佛法的傳播,要無所住,要布施。不要站在色上布施,也不要站在身香觸法上布施,須菩提啊,菩薩對于法的布施,要不著相,為什么呢!若是菩薩不站在相上布施,福德不可思量的。怎么回事呢!東西南北的虛
空想象的明白嗎。回答是,想不明白。佛祖說,菩薩對于佛法的不住相布施,就像四方的虛空,福德是不可思量的。
原理解:按照內業是知識,人是由兩個部分組成,既“精”和“形”。“精”相當于佛法中的“法”,“形”相當于佛法中的“相”。所以,度人也要從兩個方面度,即法和相。在《金剛經》里面可看出來,講了“相”必講“法”。有興趣的可以自己查查看。
再一個,這個“無所住”,是什么意思呢!我講的是字面上的意思是什么。打個比方來解釋:假使說,敬守這里有個大象,邀請很多人來看。假使這些人也沒見過真的大象,就來了。來了之后,敬守把大象遮擋住,只留大象的耳朵在外面,說,大家看看吧,這是大象。那人家就莫名其妙,這怎么看呢!那就這樣,那就僅把大象的尾巴露出來,大象的其他部分都遮擋住。大家再看看吧,這是大象。那這個時候,恐怕有的人笑,有的人惱,有的人怒。 敬守就講了,大家不要笑,不要怒,不要惱。大家說出來,到底要從哪個角度看大象。到底想怎么個看法好。把這個問題說出來。那大家會講,我怎么只看哪一個角度的大象,我要看整個的大象。我哪個角度都不站才對呀!這個“哪個角度都不站”。就是“無所住”的意思。那現在都明白了,無所住,那好,現在把大象遮擋的部位都露出來,讓大象做各種各樣的活動。這樣好了吧,不僅可以看到整個大象,還可以了解大象的活動習性。確實不錯! 可是,看著看著,有人對大象的牙齒感興趣了。就說了,這么動來動去的,我也看不清楚象牙啊,能不能讓大象停下來看看象牙。那敬守會說,剛才說了要“無所住”,現在又要看一個地方,那不是又改成“有所住”了。可不“有所住”,那具體的地方就看不清楚,是這樣吧。所以,了解一個問題,就是既要“有所住”,又要“無所住”,即所住非住。這里是講“有所住”、“無所住”的文字上的意思。
這個例子是講大象,大象多少都了解一些,知道做到“有所住”,又要“無所住”。可是對于一個完全未知的事物,比如《金剛經》,你聽人家講解的時候,你知道人家讓你看的是《金剛經》的哪個部分嗎!或者是從哪個角度看的《金剛經》呢!。敬守可以說出敬守看《金剛經》的角度,敬守是從中國國學的基本原理來看的,主要是《內業》,也帶有道家和儒家的思想。其他人怎么帶人們去看的《金剛經》,這個要靠自己去研究。
我們再回頭來看這段經文,不是講法布施,要無所住嗎,佛祖講的無所住的住,當然不是指的住在象耳朵和象尾巴上,佛祖指的是不要住在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上。上段是講在無余涅槃的狀態下,不要被人我眾生法干擾,干擾了就是著相,這里是講不要被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干擾,干擾了就是著法相;如果住在法相上面會怎么樣呢!舉一個例子,就說住在“味”上。住于味,而且著味象。著相,就是人都放到“味”上了。比如有個人,一生吃豆腐,到年級大了,吃出很多毛病。如是對吃感觸很深,就研究了很多的吃法,不僅僅豆腐的好壞知道,日常所有的食物怎么吃法都了如指掌。而且救了很多人。如是乎,他也可以度人了。但他是從味的方位去度人。著法相了,就是人身心都放到味道上,其他的方面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就是打了也要站在味道上去度人。那什么病人來,就是開個食療的方法給人家。而且堅持已見。這樣給人的害處有多大就知道了。不住法象,就是什么醫療人的方法都去了解研究,又不偏重于哪一個法,就是“不住于法”,隨情況具體差異而度。那就什么毛病都可以治理。與著法象比較起來,當然福德不可思量。
不住于法相。指的是人、我眾生不要住于法上;上段的著相,是講心不要粘到人我眾生。
三、運用解 這段講運用佛法度人,要做到非法,非非法。不要自以為自己掌握的法就一定是佛法。說不是也不對,說是也不對。也就是非法、非非法的意思。
如理實見分第五
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可以身相見如來不。不也。世尊。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。何以故。如來所說身相。即非身相。佛告須菩提。凡所有相。皆是虛妄。若見諸相非相。則見如來。
文意解:上面講到不要著象,也不要住于法相。現在如來就拿自己打比方。說須菩提,怎么樣呢!可以用身相見得真正的如來嗎。回答。不。不可以從身相上確定如來的樣子。為什么呢,如來說的身相,也就是非身相。佛告訴須菩提,說相,都是虛妄的。要是說諸相非相,那可以,就可以見到如來了。
原理解: 聽說佛有三十二相。敬守以為這三十二相,也是環境決定不是自己非要搞這么多相出來。通俗比方,一個人參加喪事,那多少有點悲哀之相。參加喜慶之事,多少有點喜悅之相。隨環境變化的。那不能就說這個人僅僅是有悲喜兩相啊。哪有這樣的人!所以講,你見到一個人是啥樣,并不是處處都那樣。你說喜相“不是”他嗎,不對;說“是”他,也不對。這就是“諸相非相”。知道了諸相非相,就知道這個人的本來的面貌,人性上的本來面目就是如來。當然佛的相是相相圓滿通達,具備八十種隨行好。不能和凡人比。佛相都是度人的,如果有幸見到如來了,你見到的那個相也許就是為度你而準備的。
凡所有相,指的是“著”某一個相。指見一個相,不知其他相,就是虛妄的。就象上面說的,如果說這個人僅有悲喜二相,怎么可以。象井底之蛙說的意思一樣。就是“凡所有相。皆是虛妄”
三、運用解 這段是講,不要被人某一個形象迷惑。當你確認他是一個完全的好人的時候,也不要著他這個相,就是身心不要都放在這個好上,要多比較他的表現,這樣才看明白一個人,一件事。如果看到一件壞事的時候,同樣也不要急于定論,要觀察看看,也許有好的一面存在,要綜合比較才合適。
正信稀有分第六
須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頗有眾生。得聞如是言說章句。生實信不。佛告須菩提。莫作是說。如來滅后。后五百歲。有持戒修福者。于此章句。能生信心。以此為實。當知是人。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。已于無量千萬佛所。種諸善根。聞是章句。乃至一念生凈信者。須菩提。如來悉知悉見。是諸眾生。得如是無量福德。何以故。是諸眾生。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。無法相。亦無非法相。何以故。是諸眾生。若心取相。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。若取法相。即著我人眾生壽者。何以故。若取非法相。即著我人眾生壽者。是故不應取法,不應取非法,以是義故。如來常說。汝等比丘。知我說法如筏喻者。法尚應舍。何況非法。
文意解:須菩提說,世尊,可有這個眾生,聽見佛所說的這種言說和章句, “生實信不”:,釋迦牟尼佛就告訴須菩提說,你不要這樣講,
如來滅度之后五百歲。有持戒修福的人,對于經中的詞句不懷疑。你應該要知道這個人,他不是“于一佛、二佛、三、四、五佛而種善根”,已在這無量千萬佛前,“種諸善根”。哪怕有一個念頭相信,如來都知道見到。這些眾生得到這么多的福德。為什么會這樣呢!這些眾生相與法相都不粘。如果著了相和法相,那他都會變成人我眾生壽者了。所以講不要講一個法是法,也不要講他不是佛法。正因為這樣,如來常常說,比丘們啊,我說法,是隨境隨機而說的,就拿船筏打比方吧,渡河時候就用船筏,度過就舍。更何況那些與渡河無關的東西呢!
原理解: 這段須菩提懷疑以后的眾生難以理解不著相的意義。佛祖說的這么多意思,是講善根種的多,就會相信的,也不是每一個人都一下子相信。但是,如果有一念相信,佛都會見到并護念你。這福德就大了。怎么福德就大,就是因為不著相和法相。著相,就是本心被取代了,本心就沒有得到發展,那還有什么福德可言呢。就象上面吃豆腐的那個人,怎么吃?油煎! 如說“ 我吃了上火,能水煮嗎?”他會堅持“怎么可能,我這個個都這么吃,也沒上火,你搞錯了吧,放心吃,沒事!”如是乎,你就等著上火了。 他整個的身心都在油煎上,看不到其他的方法。還修什么正知正見呢!“著相”大抵講的是這樣的意思。相分成人我眾生壽者四個,法相分成法相和非法相兩個。我們上面講過,經文里面都是把相和法并列一起講的,因為按照內業的意思,人就是精和形兩個部分組成的。
三、運用解 度人度自己的方法要多學習,才好一步步進步。不要說什么法不好,什么法好。都是隨機而行。什么法都要了解,但也不要執著于某一法。但是也要注重一點,佛經上講的法,指的都是一定狀態下“可行”的一種方法,不是瞎糊弄人的方法。歪門邪道真的就是邪魔了。與這里講的法沒有關系。
無得無說分第七
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。如來有所說法耶。須菩提言。如我解佛所說義。無有定法。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亦無有定法。如來可說。何以故。如來所說法。皆不可取。不可說。非法。非非法。所以者何。一切賢圣。皆以無為法。而有差別。
文意解:須菩提,怎么樣呢,如來得到了無上的正知正見了嗎!如來有所說法嗎。須菩提說。按照我的理解。沒有一定的法叫做無上的正知正見。也沒有一定的法是如來用來說的。如來說法的方式是,不可取,不可說。非法,非非法。怎么會這樣的呢!所有的圣賢都是講的無為法,不過就是表述的方式有區別罷了。
原理解: 無有定法,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就是講什么是最好,也難以確定,或說也不止一種是最好。如果取一種或說一種是最好的,那其他的就否定了,所以,不可說,不可取。
非法。非非法,上面解釋過,是講是法或說不是法都不合適。如果把頭個非除掉,就是法,非法。就是要么是法,要么說不是法,就是一種肯定。佛從不肯定一個方法。就是不講“那個那個該怎樣怎樣”,也不說“那個那個不該怎樣怎樣”。如果是確定的,那人的意念就靜止了,那還怎么發展呢! 怎么去應對世事的變化呢!就像我們的陰陽學說上說的,陰陽都不是確定的,稍一變動,陰就不是陰,陽也不是陽。這在儒家道家也都一樣,看看論語里面那么的“乎”,什么“不亦樂乎”之類,都不是肯定的意思。
這里的無為,后面說了一個有為,《金剛經》里面都只是出現一次。敬守這里理解,著相就是有為,不著相就是無為。就如同如來所說,說法都是說非法非非法,自己去取舍。一切賢圣。皆以無為法。而有差別。這個是說,只要是圣賢,都是說無為法。當然了,無為說不明白,就談不上是圣賢。衡量一個圣賢是與否,就看看他說的無為正當不正當。那些自以為是圣賢的,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在走無為的路子。我們道家是講無為的,這都知道,儒家其實也是無為,我在“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人性知識”里面分析過。想知道的可以查查看。
三、運用解 知道無有定法可說,就這一點就好。什么事情,在正當的前提下,都不要過于執著。不能僵持于一個方面。太肯定了即不好。因為事物都是進化的嘛。如果從身體上來說,肯定一個東西,實際上,神氣就定在一個地方,就是 靜止了,就阻滯不通,長久就僵化了。因為,人的神氣都是由意念來帶動的。意念靜止了,人就等著慢慢僵化變老。我們內業上就有一句“老則長慮”。就是講,年紀大了,要多思考問題,多接觸新東西。度人度己的事業不要停,這樣神氣通達更新,就身體健康。
依法出生分第八
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。以用布施。是人所得福德。寧為多不。須菩提言。甚多。世尊。何以故。是福德。即非福德性。是故如來說福德多。若復有人。于此經中。受持乃至四句偈等。為他人說。其福勝彼。何以故。須菩提。一切諸佛。及諸佛阿耨多羅多三藐三菩提法。皆從此經出。須菩提。所謂佛法者。即非佛法。
文意解: 須菩提,怎么樣呢!假若有個人,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種寶貝來布施修佛,這個人所得的佛德多不多,須菩提說,多啊,世尊!怎么多呢。這個是佛德,但是,不是福德的本性。假如有人能用好此經典哪怕是四句,或為他人講說。其福德比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種寶貝來布施修佛的人,要多。怎么是這樣的呢!因為,一切佛,及佛所修的無上正知正見的佛法,都是從這個經典中說的方法得來的。須菩提,當然所謂的佛法,也是非佛法。就是上面解釋過的非法非非法的意思。成佛的方法很多,不能講某一種是佛法,其他不是佛法。
原理解: 不論佛及佛修的佛法,都不能著相或住于法相。不著相之后,再往無余涅盤的方向去度己度他。這是根本的法則,用七寶布施,福德是有,但是人本性上沒有改變過來,所以總的來說,福德還是少的多。或者講肉眼所見的財寶是實有的福德,不著相不住法是福德性。因為這么去做事,事理都理順了,什么都可以得到。
運用解: 這段意思是要人切實去執行無相,就是上面說的六個相 。僅僅燒香拜佛的,效果很小的。
敬守在這里,稟承我們古圣先賢的智慧,再借此金剛經的 金剛般若之力,把福德性這個意思講述一遍:
如果一個人真的具備福本性,那這個人就有用不完的福。那還了得嗎!所以講要改變自己的本性。怎么改呢?就是恭敬的發心做善事,做到無相,再去修煉一切的善法。舉個例子來說說福德性吧:假如,有個人見到窮困的人,總是舍得送錢給人家。 如果這個人,在他一生中沒有發出做這樣事情的意愿。那從本性上來說,一點用處都沒有。沒有一點的福德性可增加的,但是福德是有。聽起來好像很玄乎。 如果用國學的原理來分析,發心就是相當于《內業》里面講的正形,意思是說,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正當的形態,形態端正了,才會獲取正當的東西,內業上說就會“‘正形攝德”。就會把德裝的下,內業上說“形為精舍”。否則,就是有善行,身體上也裝不住,散失掉了。所以必須要發善心。 就上面這個例子來說,這個人,最好是在日常的努力中就想到,我的這些努力,見到窮困必須能施舍,多少不一。如是在現實中去做到。那 就有福德性的增長了。再打個比方,假如一個人為公眾的利益犧牲了,到了閻王那,閻王一查看,覺得這個人死是為公眾而死的,但是他本心沒有為公眾犧牲的意愿。另外的一個人他本心就立志為公,而且確實做到了,這兩個人區別不就很大嗎。再打個比方,就說做父母的養兒女,父母要把一心為兒女而努力的意愿告訴兒女,而且父母也是這么做的,兒女就會覺得父母之恩情,否則,就像養貓養狗一樣的,平時又忙于工作中, 缺少交流。孩子們沒有領悟父母 用心, 這樣親情就會減弱。所以,平時要多發好的意愿,哪怕舉手抬足就可以做到的小事情,都 發出來,都納入自己的意愿之中,當在平時做到的時候,就是自己的福德性了。所以說,只要發心適當,時刻都在積累福德性。但愿以后人們在詢問人們的工作的時候,是說“‘請問在哪積德啊”,用這句話來代替“請問在哪工作啊”。
敬守這么來解釋福德性,主要是想到,現在的環境太忙碌,社會的誘惑也很多,往往人的心思就不在自己的身上了,心都偏離自己了,還能指望這個身體好到哪去呢!還能指望他成佛成仙嗎。所以講,用佛祖的話來說,發心要恰當,用傳統的文化來說就是要正形正的好。人的神氣轉來轉去又回到自己身上了,這一輩子就有保障的多,否則,人生辛辛苦苦,往往就變成一場笑話。
如果想增加自己的福德性的問題,請到豆瓣網的小組“傳統文化人性知識養生----交流會”去討論吧!
一相無相分第九
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須陀洹能作是念。我得須陀洹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須陀洹名為入流。而無所入。不入色聲香味觸法。是名須陀洹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斯陀含能作是念。我得斯陀含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斯陀含名一往來。而實無往來。是名斯陀含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阿那含能作是念。我得阿那含果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阿那含名為不來。而實無不來。是故名阿那含。 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阿羅漢能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道不。須菩提言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實無有法。名阿羅漢。世尊。若阿羅漢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道。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。世尊。佛說我得無諍三昧。人中最為第一。是第一離欲阿羅漢。世尊。我不作是念。我是離欲阿羅漢。世尊。我若作是念。我得阿羅漢道。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。以須菩提實無所行。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。
文意解:須菩提,怎么樣呢!須陀洹能否想,我得到須陀洹的果位呢。須菩提說,不可以。世尊。為什么呢!須陀洹叫入流,其實什么也不入。不入色聲香味觸法。那須菩提啊,斯陀含能否說自己得到斯陀含的果位嗎。也不可以。因為斯陀含名字是一往來,其實沒有往來。那么,阿那含可以說自己得到阿那含的果位了嗎。也不可。阿那含名字叫不來,其實沒有不來的。那么阿羅漢能否說自己得到阿羅漢的道呢!,《注意一下,上面幾個是說的是果,果相當于相,這里是說的道。道相當于法,佛是把相和法并列講的》。阿羅漢的意思講,沒有具體的確定的法叫阿羅漢道,所以說,實無有法,名阿羅漢。如果有個成就阿羅漢的法念頭在心里的話,自己又執著其事,那不是在著法 相嗎。只要是著相,就是人我眾生壽者。世尊說我得到無諍三昧,人中第一了,是第一離欲阿羅漢,但是,我不可以心里有這個念頭,有就等于著相。世尊就不會說我修清凈行。就是因為須菩提無所行,所以稱呼須菩提是清凈行者。
原理解: 既然相非相,法非法。就是說,我也非我,他也非他。世界也非世界了。這都是從內在的世界來說的。再老調重彈一邊,講道講佛,幾乎都是講的內心世界的規律。不能用肉眼見到規律去衡量的。這段的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,也可以指同一個人。好像一個職位的稱呼。象軍長、師長之類。修行到什么程度就怎么稱呼。比如,我對張三說:“我這有一套武功秘籍,你練好了,可以天下無敵,到那個時候,你張三可就不是現在的張三了…”其實張三還是那個張三,只是人內在發生變化,所以講不是現在的這個張三。須陀洹叫入流,就是指不入色聲香味觸法等相,就做對了。就是入流了。斯陀含叫一往來,實際是說不用往來了。阿那含叫不來,實際什么都來過了,就不再來了。阿羅漢也沒有自己得到阿羅漢的法。但是,如果有了自己是什么的念頭,或者有 得到什么法的念頭,那自己的心事都圍繞那個念頭轉,就不能進步了。著相了嘛。比如說,一個團長說,“哈哈,我是團長”。遇到什么見到什么都是“我是團長”。想想看,這個團長不要說進步了,恐怕現在的位置都做不長久的。
這段講無念,“念”與“相”,要從內業上分析,著相是精和形的干擾,這個“念”應該是精和形的一個綜合形式。是一個境界對人的干擾。
運用解:如果按照上文的說法,你說我是個教授,心里不能有這個教授的意念。我得了一百分,心里也不能有這個得到的念頭。我有家產十萬元,也不能有這十萬的念頭,見到一套房子很好,不能心里有這個好的念頭,等等。打個比方說,見到一套好房子了,太合意自己了,心都被其站住了,按照佛經的意思就是著相,把心神都吸引過去就是“著相”。現在心里有這個好的意念了吧。這樣不好。怎么不好呢,當遇到別的好的房子的時候你可能會排斥,以為以前見到的才是好的,其他的怎么好都聽不進去。也就是干擾自己的判斷,就不能得到正知正見。就是個比方,其他的事理自己去比照著做做看。
但是也有個問題,比如,我家有錢,如果沒有這個念頭在心里,那家里錢放哪里,有多少錢都不知道了 ,那怎么用錢。只要是記得,應該也是個念頭啊。那怎么辦?我們還是運用內業的知識來解決。《內業》上說,人的心是一層層的,每層都有各自的精和形組成。“外層”往“內層”去就是往心里去。意念在哪個層次感覺到的就在那層存著。不要超越層次。超越了處理不好 ,就是著相。中庸上有句話,也可以用用,說天地位,萬物育。就是各在各的位置上。這些問題如果有興趣就到豆瓣網的小組“傳統文化人性知識養生----交流會”去討論吧!
莊嚴凈土分第十
,
佛告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來昔在然燈佛所。于法有所得不。不也。世尊。如來在然燈佛所。于法實無所得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菩薩莊嚴佛土不。不也。世尊。何以故。莊嚴佛土者。即非莊嚴。是名莊嚴。是故須菩提。諸菩薩摩訶薩。應如是生清凈心。不應住色生心。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須菩提。譬如有人。身如須彌山王。于意云何。是身為大不。須菩提言。甚大。世尊。何以故。佛說非身。是名大身。
文意解:佛告訴須菩提,怎么樣呢!如來以前在燃燈佛那,在佛法上,得到什么沒有。沒有,世尊。如來在燃燈佛那,實在沒有得到法。須菩提,那菩薩莊嚴佛土嗎。也不,世尊。為什么這么說,所謂莊嚴佛土,也不一定就是莊嚴。所以才算是莊嚴。所以啊須菩提,各大小菩薩,要這么樣來生清凈心。不要住在色聲香味法上去運作心,不要有所住。須菩提,比如有人身體象須彌山王那么大,身體很大是吧。但是佛說,非 身體的那個身,而是內在的那個身才是大身。
原理解: 上面說心中無念,那佛心中有法的念頭嗎,也沒有,有了就著法相。所以講如來在燃燈佛那于法無所得(如有所得就是住法生心,那佛說法就是說心中的那個固定的法了,現實是多變的了,哪有定法可說。)。那菩薩在莊嚴佛土,也不能有這個念頭。菩薩在莊嚴佛土的時候,是佛土本身的莊嚴,自己是感應去做,不是心里要去做。如果心里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莊嚴,就是住色生心了;不要以為有法可以去得到,也不要以為有個固定的方法來莊嚴佛土,所以人要這 樣想,就能 生清凈心,大小菩薩都一樣。不要在色聲香味法上去運作心,如果住身香味觸法,就是按照自己心里的方式去做了,心里有個東西,心里就不平靜。比如說人身體很大,佛是從事物的本性上來說大小的。本性上的大才是真的大身。不是說瞧瞧我的個子很高大。
運用解:這段是講要有清凈心。內業上有句話,“心不亂官,官不亂心”。人的器官所感,就是色聲香味上,要是被色聲香味所干擾,就是這里“住在色聲香味”上看問題了,就是“官亂了心”。怎么還有個法呢。這個法,就是長久形成的固定做法存在身體哪個地方了。適當的時候他主導了你,就被其干擾了。總的來講,就是不要被成見干擾。要心里平靜。心哪都不去。所以講我們傳統文化的說法也是很高明的。
無為福勝分第十一
須菩提。如恒河中所有沙數。如是沙等恒河。于意云何。是諸恒河沙。寧為多不。須菩提言。甚多。世尊。但諸恒河。尚多無數。何況其沙。須菩提。我今實言告汝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。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。以用布施,得福多不。須菩提言。甚多。世尊。佛告須菩提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于此經中。乃至受持四句偈等。為他人說。而此福德。勝前福德。
文意解:須菩提,有恒河沙那么的恒河,這么多河里面的沙,多不多,須菩提說,多,佛祖說,我今天實言相告,若是有善男女,以上面說的那么多恒河沙那么的世界的七寶布施,得到福德多不多呢。須菩提說,很多啊。佛就說,在這部經典里面,找幾句真正做到,或講解給別人聽,那福德比上面說的七寶布施的人還要好。
原理解: 這部經講如何得到無上正知正見的,事情看明白了,什么福得不到呢!僅布施去種福德得到的是有限的。當你開悟了,那財富是無窮盡的。通俗是說法,就是能力最重要。本性的改變最重要。比如說,一個人家說家里很多魚,確實很多。但是,佛不這樣看多,會想這個轉眼就吃沒了,怎么算多呢!如果見到這個人家有很多捕魚的工具,那會說這個人家魚真的多。用福德打比方,就是,如果說家里財寶無限多,佛都不說多。那個總會消耗掉的。那要做到究竟的多,源源不斷的永遠的多,多的好,多的妙。那要怎么樣才可以呢!就是要做到不著相、不住法、無念,這樣去保持 有顆清凈心。這樣做是獲得智慧佛法的根本方法。使用福德與獲得福德的方式方法都對了。那才是合適的,才稱得上福德多。否則,怎么做都是錯誤。
尊重正教分第十二
復次。須菩提。隨說是經。乃至四句偈等。當知此處。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。皆應供養。如佛塔廟。何況有人。盡能受持讀誦。須菩提。當知是人。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。若是經典所在之處。則為有佛。若尊重弟子。
文意解: 再就是,須菩提,隨機說經,哪怕是四句偈,應該知道此處一切的世間天人阿修羅,都應該供養。就像佛的塔廟。何況有人身體力行并誦讀呢。那么這個人就成就了最上等第一稀有的經典。經典所在,即為有佛。要象恭敬師傅的弟子一樣恭敬經典。
原理解: 這是講,把上面說到的無住、無相,無念。等等做到,本身就是佛,佛就是這么做的。說得好,就能讓世間天人阿修羅來供養你。把佛法演習成功了,就成佛了。這段經文意思還是現實一點理解好,不要理解成一念這部經,就有人在你身邊供養你了。
如法受持分第十三
爾時須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當何名此經。我等云何奉持。佛告須菩提。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。以是名字。汝當奉持。所以者何。須菩提。佛說般若波羅蜜。即非般若波羅蜜。是名般若波羅蜜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來有所說法不。須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如來無所說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。是為多不。須菩提言。甚多。世尊。須菩提。諸微塵。如來說非微塵。是名微塵。如來說世界。非世界。是名世界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。不也。世尊。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。何以故。如來說三十二相。即是非相。是名三十二相。須菩提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。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。若復有人。于此經中。乃至受持四句偈等。為他人說。其福甚多。
文意解:這個時候,須菩提對佛祖說,世尊,這部經典怎么叫個名字合適,我們怎么來修持呢!佛說,就叫《金剛般若波羅蜜》,就用這個名字,你們要好好遵守去做。須菩提,佛說的般若波羅蜜,即不是般若波羅蜜。是般若波羅蜜而非般若波羅蜜的般若波羅蜜,才是真的般若波羅蜜。須菩提,如來有所說的佛法嗎!須菩提說,如來沒有所說的。佛說,怎么樣,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。是為多不。須菩提說。很多。世尊。須菩提。諸微塵。如來說非微塵。是名微塵。如來說世界。非世界。是名世界。怎么樣呢!須菩提,可以用三十二相中的一種見到如來嗎。不能,須菩提說。為什么說不可以用三十二相中的一種見到如來呢!如來的說的三十二相,也就是非相的意思,須菩提,如有善男女,用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布施,還不如讀誦奉持這部經有用呢!
原理解:這部經佛叫他《金剛般若波羅蜜》,般若波羅蜜,意思是用智慧到彼岸,意思是用具有金剛一樣強大的智慧來解決一切難題。那佛祖憑什么說,這部經典具有金剛一樣強大的智慧呢!就是因為不著相,不著相,心里就清凈,就能看清楚一切事物;但是,不要有這部經典了,就以為真的什么都解決了。所謂智慧的彼岸,也不一定就是彼岸,就像紅軍四渡赤水,這個過程中,彼岸就是此岸,此岸也是彼岸。或者說彼岸對某些人說是此岸,此岸對某些人來說也就是彼岸。佛說的是到達智慧的彼岸,而不是說問題解決后,就萬事大吉了,還有很多新的問題要自己去面對。所以‘佛說般若波羅蜜。即非般若波羅蜜。是名般若波羅蜜。’所以這個菠蘿蜜就是彼岸的意思,用的多恰當。佛的智慧真是不可思議,讓人贊嘆 ! 當然了,當達到究竟圓滿的時候,也就沒有什么此岸彼岸的區別了。
我們上面分析過,相非相,法非法,意思是一樣的。
我們講過,按照我們傳統文化分析,人是由精和形兩個部分組成的,相當于佛說的相和法,既然說相非相,法非法,就是講相是變化的,法也是在變化的,那由精和形組成的萬物都是變化的。那么就可以說,我非我,人非人,你非你,他(她)非他(她),沙非沙,水非水,山非山,微塵也非微塵…….如是乎,如是乎.世界也非世界了.
那這段意思是說,問題的彼岸,并不是就徹底的勝利了。還有很多的新的事情要做,事物是變化的。就是得到勝利了,轉眼間境界變了,新的問題就出現。就像如來說法,哪有定法可說的,如來說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塵,微塵也是變化的,一下也可能就不是微塵。微塵都在變化,那世界也非世界了。同樣,如來的三十二相,也是在不同環境下的展現,怎么就說三十二相就是如來 呢!所以要做到諸塵非塵,才是見到塵的本來面目,做到諸世界非世界,才是見到世界的本來面目,做到諸相非相,才算是見到真如來。意思的說,金剛經可以幫助自己解決問題,解決后,不要以為就沒事情可以做了,就萬事大吉了,就徹底的勝利了,還要做比較鑒別。
運用解:這幾段都在勸導人去按照意思去實際執行。.那我們就來實際中分析一下怎么做吧:。就說說“我非我,人非人,你非你,他(她)非他(她),沙非沙,水非水,山非山,微塵也非微塵…….如是乎,如是乎.世界也非世界了.”這一句。我們現實中都有一個“壽者相”,怎么講呢!就是看到什么就一下子接受,按照自己的一點經歷,以為沒有問題的存在,很少在是是非非之間循環選擇的。比如很渴的時候,見到家里杯子里面的水,一下子就喝下去。很少想到這水會咋樣咋樣的,很多人都有被燙到嘴巴的經歷吧。現實中的人老練,就是看到的是非多,把是非擺端正了。處理事情就得當了。有個“法相”,也很麻煩,法相就是自己長久以來所積累到的一點經驗,自己堅持而且非常適用。有了這個法相之后,就會難以接受其他的方法。不接受“法”也是變化的。說起來容易,道理容易接受,做起來很難的,比如,談到吃,一些人愛吃豆腐,(各人把豆腐改成自己喜好的食物,我這里是拿豆腐做比方)。怎么吃?馬上就是豆腐。這個想法能一下改掉嗎。很難!
講著相,一個通俗的說法就是不加思考的往心里去。我們一定要毫不動搖的堅持一點,心里什么都不能粘,本性光明透徹。而且有駕馭萬物的能力,不能被萬物所駕馭。但是法非法阿,當問題想不清楚的時候,就往內存心里去思考。我們講過心是一層層的。一般要堅持做到,哪里起哪里落。就是哪個層次感到的就在那個層次解決。怎么解決呢!在要思考問題之前,就是要往心里面去思考之前,要做到從色香味觸法幾個方面把問題看明白,要左看右看,上看下看,前看后看。從我的角度看,從人的角度看,從眾生的角度看,從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角度看,還要從不同的境界看。看清楚,看明白。然后再去判斷。講這么多,其實和《道德經》第一節講到的“觀”是一個意思。
換個說法,就是感知到任何問題,都在是非之間有個選擇,在做與不做之間,吃與不吃之間,來與不來之間,那人和非那人之間,那事物非那事物之間,親與非親之間,朋與非朋之間,以及絲毫的一念與非一念之間,都有個是非選擇。那個人的生活質量大為改觀。改成什么樣子的呢!以前都是直接往心里去的,心里有個東西,他會聚居自己的神氣,本有的心里就缺失神氣。現在都能合理的打發掉,心里有這個對待事物的能力了。心里的神氣得到補充,想想就知道什么感覺。有興趣可以自己試試。這段講的這么多,和中庸的一個思想是差不多的,就是“含而不發之為道”。
14.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
爾時須菩提。聞說是經。深解義趣。涕淚悲泣。而白佛言。希有。世尊。佛說如是甚深經典。我從昔來所得慧眼。未曾得聞如是之經。世尊。若復有人。得聞是經。信心清凈。則生實相。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。世尊。是實相者。即是非相。是故如來說名實相。世尊。我今得聞如是經典。信解受持。不足為難。若當來世。后五百歲。其有眾生得聞是經。信解受持。是人則為第一希有。何以故。此人無我相。無人相。無眾生相。無壽者相。所以者何。我相即是非相。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。何以故。離一切諸相。則名諸佛。佛告須菩提。如是如是。若復有人得聞是經。不驚不怖不畏。當知是人。甚為希有。何以故。須菩提。如來說第一波羅蜜。即非第一波羅蜜。是名第一波羅蜜。須菩提。忍辱波羅蜜。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。是名忍辱波羅蜜。何以故。須菩提。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。我于爾時。無我相。無人相。無眾生相。無壽者相。 何以故。我于往昔節節支解時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。應生嗔恨。須菩提。又念過去。于五百世。作忍辱仙人。于爾所世。無我相。無人相。無眾生相。無壽者相。是故須菩提。菩薩應離一切相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不應住色生心。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。應生無所住心。若心有住。則為非住。是故佛說。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。須菩提。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。應如是布施。如來說一切諸相。即是非相。又說一切眾生。即非眾生。須菩提。如來是真語者。實語者。如語者。不誑語者。不異語者。須菩提。如來所得法。此法無實無虛。須菩提。若菩薩心住于法而行布施。如人入闇。則無所見。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。如人有目。日光明照。見種種色。須菩提。當來之世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。能于此經受持讀誦。則為如來以佛智慧。悉知是人。悉見是人。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。
文意解:這個時候須菩提,由于深解義趣而涕淚悲泣,對佛說,稀有的世尊啊,我從往昔修行以來得到的慧眼,都從未聽見這樣的經典啊。世尊,假如有人從此經典中獲得清凈的信心,那么就有佛的實相,當知道這個人成就第一稀有的功德。世尊,當然實相也是非相,是故如來說是實相。世尊,我現在聽到這部經典,理解受持不足為難,若以后五百年,眾生中有聽到這部經典能夠信奉受持,這個人就是第一稀有。為什么呢!這個人就做到了無我相。無人相。無眾生相。無壽者相。怎么這么說的呢。相即非相。離開一切相不粘,就是佛。佛告知須菩提,是這樣是這樣的阿。若是聽到這部經典,不驚不怖不畏。當知是人。非常希有。怎么說呢,須菩提,如來說的第一第一波羅蜜。即非第一波羅蜜。是名第一波羅蜜。須菩提。忍辱波羅蜜。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。既是忍辱波羅蜜。怎么回事呢,。就像我往昔被歌利王割截身體。在那時。無我相。無人相。無眾生相。無壽者相。 我在節節支解時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。應生嗔恨。須菩提。又念過去。五百世。作忍辱仙人。無我相。無人相。無眾生相。無壽者相。是故須菩提。菩薩應離一切相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不應住色生心。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。應生無所住心。若心有住。則為非住。是故佛說。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。須菩提。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的緣故。應如是布施。如來說一切諸相。即是非相。又說一切眾生。即非眾生。須菩提。如來是真語者。實語者。如語者。不誑語者。不異語者。須菩提。如來所得法。這個法無實無虛。須菩提。若菩薩心住于法而行布施。如人入暗室。則無所見。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。如人有了眼睛。日光明照。見種種色。須菩提。當來之世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。能于此經受持讀誦。則為如來以佛智慧。悉知是人。悉見是人。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。
原理解:“ 信心清凈。則生實相。”怎么樣是信心清凈呢! 講到這里,都知道無相的道理,做到無相,是因為心里無所染,有所感的事情都能很好的處理。這樣就清凈。這種清凈是能恰到好處的處理事情而又不被所染。這樣就有佛的實相。迷了就是凡夫,悟了就是佛。
“是實相者。即是非相。是故如來說名實相”,一念清凈就是一念的佛,念念清凈要個過程,所以講這個實相也是變動的。所以講實相也非實相。
“離一切諸相。則名諸佛。”什么相都沒有粘,要做到不粘,就是要什么事情都很好的對待處理,就是徹底的悟明白。就是最高的智慧,就是佛。佛的意思中文就是智慧。
‘若復有人得聞是經。不驚不怖不畏。當知是人。甚為希有。’怎么會驚怖呢。比如敬守說,你那個錢在身上要吸走你的神氣的,最終要你的命的。你驚怖不!其實就是粘了錢相。神氣都在錢上面動,心氣就耗失,所以講不好,只要做到錢是錢,你是你,把錢用在合適的地方,不被物質左右自己的心神就好了。所以不要驚慌,不要驚慌!我也就是這么說說。
“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。應生嗔恨”為什么無相就不發嗔恨呢。佛一心都在忍上。其他什么也沒有。忍辱的彼岸也不確定的。所以佛在被割截身體的時候都一直在追求無上的菠蘿蜜, 歌利王成就了佛的忍辱修行,所以佛祖在成佛后第一個度歌利王。
“若心有住。則為非住”所住非住。上面有解釋。就是說看大象的那段。
“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。須菩提。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。應如是布施。如來說一切諸相。即是非相。又說一切眾生。即非眾生。須菩提。”菩薩的第一念既是眾生。做什么都是看是否利益眾生的。然后這么做起來。但是做著做著,又不自覺的著相了。比如有的人一心為家里人好去掙錢,掙錢阻力大,往往一心都在錢上了,家里人往往放在次要的位置上了。就是著錢相了。站在家里人的角度去掙錢,和站在掙錢角度才去為了家里人,這兩個心態相差很多的。大的方面也一樣,為了人民去發展經濟,和站在經濟的角度去利民,這兩個意識形態相差也很多很大的。做什么都要圍繞人轉。其實人就是心,心就是人。繞來繞去要回到人身上。人的神氣動了,最終要回到人身上來,否則神氣不就耗散了嗎。當止則止,當返一定要返,這也是《內業》上說的“止”“反”的意思。這樣才是合適的。“利益一切眾生故”是成就佛的根本。
“又說一切眾生。即非眾生”一件事情的好壞并不是絕對,對有的人合適,有的人不合適。有的人還要來干擾。所謂的一切眾生,實際上或許是部分。
“如來所得法。此法無實無虛。”無實是虛,無虛是實。就像上面說的法尚應舍而況非法。法是多樣的。變化的,要合理運用,沒有一個法可以橫行一輩子。虛的可能一會就實。實的 也可以一會就變虛。
“若菩薩心住于法而行布施。如人入闇。則無所見。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。如人有目。日光明照。見種種色。”怎么“住法生心”就如入暗室呢。舉例子說明:丘陵的平原沒有山,清明前后,很多人做清明,到山上玩的很開心。這個時候,很少不掐幾把映山紅的。回來沒有映山紅就象少了什么。就這一念上來說,好像春天就是映山紅了。這是住色布施。當你心不僅僅放在映山紅上的時候,再看看其他的春天的景色,會發現美好的東西何其多哉!這個時候真會覺得日光明照。見種種色。
運用解: 這里講的還是心不要著相,不住于法。為了檢測自己的沾染程度,還是把須菩提長老的兩個問題多問問自己, 云何住,云何降伏自心。就是自己用什么角度看問題的,又是怎么做的,是不是“利益一切眾生故”的。多問問自己。這樣也是避免著相的一個方法。
15.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
須菩提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。初日分。以恒河沙等身布施。中日分。復以恒河沙等身布施。后日分。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。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。以身布施。若復有人。聞此經典。信心不逆。其福勝彼。何況書寫受持讀誦。為人解說。須菩提。以要言之。是經有不可思議。不可稱量。無邊功德。如來為發大乘者說。為發最上乘者說。若有人能受持讀誦。廣為人說。如來悉知是人。悉見是人。皆得成就不可量。不可稱。無有邊。不可思議功德。如是人等。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何以故。須菩提。若樂小法者。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。則于此經。不能聽受讀誦。為人解說。須菩提。在在處處。若有此經。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。所應供養。當知此處。則為是塔。皆應恭敬。作禮圍繞。以諸華香而散其處。
文意解:須菩提,假若有人在早中晚都用恒河沙那么多的身命布施,還不如,做到聽聽這部經典,做到信心不變。何況書寫受持誦讀為人解說呢!須菩提,簡要說,這部經典有無量無邊的功德。如來為發大心的人說的。為最上乘人說的。若有人能受持讀誦。廣為人說。如來都會知見。皆得成就不可量。不可稱。無有邊。不可思議功德。如是人等。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重任。為什么呢!喜歡小法的人,就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。則于此經。不能聽受讀誦。為人解說。須菩提,只要有此經典在處,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。所應供養。當知此處。則為是塔。皆應恭敬。作禮圍繞。以各類華香而散其處。
原理解: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。為發最上乘者說。大乘和最上乘就是普度眾生的人。普度眾生要有方法,不然要么度不了眾生,要么把自己給度沒了。即自度又度他才是上乘。要度自己和他人,就要明了事理。要明了事理就要不被干擾,看清事情的本有面貌。要看清事物真相,就是做到無相,無住,無念。知道相非相,法非法以及世界非世界的道理,從而到達心里平靜的效果,再朝著無余涅盤方向走下去。樂小乘的人,就是有點小酒喝喝就不知所以了,只見到那點酒就好了,恐怕自己都看不明白,別說看眾生了。
這段意思還是強調要實際去執行,老是求別人不是最好的辦法。
16. 能凈業障分第十六
復次。須菩提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受持讀誦此經。若為人輕賤。是人先世罪業。應墮惡道。以今世人輕賤故。先世罪業。則為消滅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。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。于然燈佛前。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。悉皆供養承事。無空過者。若復有人。于后末世。能受持讀誦此經。所得功德。于我所供養諸佛功德。百分不及一。千萬億分。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。須菩提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于后末世。能受持讀誦此經。所得功德。我若具說者。或有人聞。心則狂亂。狐疑不信。須菩提。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。果報亦不可思議。
文意解:須菩提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受持讀誦此經。若為人輕賤。是人先世罪業。應墮惡道。由于今世人輕賤自己的緣故。先世罪業。則為消滅。當得無上正知正見。須菩提。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。于然燈佛前。得遇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。都供養承事。無空過者。若復有人。于后末世。能受持讀誦此經。所得功德。于我所供養諸佛功德。百分不及一。千萬億分。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。須菩提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于后末世。能受持讀誦此經。所得功德。我若都說出來。或有人聽到。心則狂亂。狐疑不信。須菩提。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。果報亦不可思議。
其實,佛還是強調要親身去執行。
17.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
爾時須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善男子善女人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云何應住。云何降伏其心。佛告須菩提。善男子善女人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當生如是心。我應滅度一切眾生。滅度一切眾生已。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。何以故。須菩提。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。則非菩薩。所以者何。須菩提。實無有法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來于然燈佛所。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。不也。世尊。如我解佛所說義。佛于然燈佛所。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佛言。如是如是。須菩提。實無有法。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。若有法。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。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。汝于來世當得作佛。號釋迦牟尼。以實無有法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。作是言。汝于來世當得作佛。號釋迦牟尼。 何以故。如來者。即諸法如義。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。實無有法。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。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于是中無實無虛。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。須菩提。所言一切法者。即非一切法。是故名一切法。須菩提。譬如人身長大。須菩提言。世尊。如來說人身長大。則為非大身。是名大身。須菩提。菩薩亦如是。若作是言。我當滅度無量眾生。則不名菩薩。何以故。須菩提。實無有法。名為菩薩。是故佛說一切法。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。須菩提。若菩薩作是言。我當莊嚴佛土。是不名菩薩。何以故。如來說莊嚴佛土者。即非莊嚴。是名莊嚴。須菩提。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。如來說名真是菩薩。
文意解:即時,須菩提對佛說。世尊。善男子善女人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心云何應住。云何降伏其心。佛告訴須菩提。善男子善女人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當生如是心。我應滅度一切眾生。滅度一切眾生之后。而無有一個眾生實際上被滅度。怎么說呢。須菩提。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。則不是菩薩。為什么這樣!須菩提。實無有法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須菩提。怎么樣呢。如來于然燈佛處。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。不。世尊。如我解佛所說意義。佛于然燈佛所。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佛說。是這樣是這樣。須菩提。實無有法。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若有法。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。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。你于來世當得作佛。號釋迦牟尼。以實無有法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所以燃燈佛與我授記。作是言。汝于來世當得作佛。號釋迦牟尼。什么緣故呢。如來。即諸法如義。若有人說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。實無有法。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。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于是法中無實無虛。所以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。須菩提。所言一切法者。即非一切法。所以叫一切法。須菩提。譬如人身長大。須菩提說。世尊。如來說人身長大。則為非大身。是名大身。須菩提。菩薩也一樣。若說。我當滅度無量眾生。則不叫菩薩。為什么這么說。須菩提。實無有法。名字叫菩薩。所以佛說一切法。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。須菩提。若菩薩若是說。我當莊嚴佛土。就不叫菩薩。為什么呢。如來說莊嚴佛土。即非莊嚴。是名莊嚴。須菩提。若菩薩通達無我法的。如來說名真是菩薩。
原理解: 還是那句話,講佛論道,都是心里的活動。要從心里的境界去理解。不然說著相住法。不好解釋。法上怎么可以住人?這是講心里被法支配了。要是發求無上正知正見的心,那從哪下手呢,心也定不下來啊!那就滅度眾生吧,眾生都度干凈了,把天下大小事情都處理好了。心理就什么都明白了。就可以得到無上正知正見了。心里的作用是感應,是意念的活動,他不能用力拉扯執拽的。度好一個眾生,不要以為這是自己滅度的,有個被滅度的人在心里。那樣心里不就有個東西在起作用嗎,心里要記住什么都沒有,有了就壞事。有就是著相。有個相在心里,他隨著自己的意念活動的話,會耗散自己的神氣的。所以心里人我眾生都不能有。有了自己就是人我眾生了,就不是菩薩了。滅度眾生的方法也不一定,所以,得到無上正知正見的方法也不確定。那么如來在燃燈佛那有得到什么法沒有,實際也沒有,若有法可得,那也是無虛無實的。如來,意思就是諸法如義,如什么意義呢,就是如“度眾生”之義。度眾生的方法哪能一個調調呢,所以,無實無虛。所以講一切度眾生之法都是佛法。眾生也是多樣的,那法也有差別,所以講一切法,也不一定就是一切法。或許有的法不利于眾生,但是要自己運用好了,也可以度眾生。比如佛說某人身體長大。那也是相對而言,或許在另一個環境是小的。只是暫時覺得很長大而已。 如果菩薩說“我當滅度無量眾生”,有個意念在心里也不對,什么在心里都不對,實際上菩薩也是一個稱號,也沒有一定形象的。那怎么有個“我”度眾生呢。如果非要度,那也是無所度,只是做到諸法如義而已。一切的法都沒有人我眾生,有的話,就是著相,著相了就是我法人法眾生法, 就不是究竟圓滿的法了。如果菩薩自己說要莊嚴佛土,那就不具備菩薩的本性了。比如說一個菩薩莊嚴佛土敬獻魚,一個菩薩菩薩莊嚴佛土敬獻貓。貓要吃魚,那矛盾不就大了嗎。那佛土還叫佛土嗎。所以講莊嚴的佛土,莊嚴的其實是自己的心。心不同,莊嚴也是隨機隨時的,就是莊嚴的境界也差異很大很多很廣,所以講,一個菩薩的莊嚴,換個境界也不一定就是莊嚴。所以,佛講莊嚴佛土即非莊嚴,知道非與是的關系,就能很好的進步。所以,不僅要知道無我,還要知道有他。只有我而無人,怎么做菩薩,所以講,菩薩要通達無我法。
18 一體同觀第十八
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來有肉眼不。如是。世尊。如來有肉眼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來有天眼不。如是。世尊。如來有天眼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來有慧眼不。如是。世尊。如來有慧眼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來有法眼不。如是。世尊。如來有法眼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來有佛眼不。如是。世尊。如來有佛眼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恒河中所有沙。佛說是沙不。如是。世尊。如來說是沙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一恒河中所有沙。有如是沙等恒河。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。如是。寧為多不。甚多。世尊。佛告須菩提。爾所國土中。所有眾生若干種心。如來悉知。何以故。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。是名為心。所以者何。須菩提。過去心不可得。現在心不可得。未來心不可得。
文意解:須菩提。怎么樣。如來有肉眼嗎。是。世尊。如來有肉眼。須菩提。怎么樣。如來有天眼不。是。世尊。如來有天眼。須菩提。怎么樣。如來有慧眼不。是。世尊。如來有慧眼。須菩提。怎么樣。如來有法眼不。是。世尊。如來有法眼。須菩提。怎么樣。如來有佛眼不。是。世尊。如來有佛眼。須菩提。怎么樣。如恒河中的所有沙。佛說是沙么。是。世尊。如來說是沙。須菩提。怎么樣。如一恒河中的所有沙數。有如是沙數量的那么多的恒河。具有如是這么多的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。如是。多不。很多。世尊。佛告須菩提。那么多的國土中。所有眾生若干種心。如來都知道。為什么呢,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。是名為心。怎么這么說呢。須菩提。過去心不可得。現在心不可得。未來心不可得。
原理解: 說佛法,也可以說是在莊嚴佛土!對佛智慧的肯定與贊嘆就是莊嚴。上面說莊嚴佛土即非莊嚴,就是說莊嚴的方式也不一樣。現在這里解釋這個五眼。佛門中解釋方式就不一樣。也是隨機隨性去取舍吧。我們中國的傳統觀點都很現實,沒有講到神鬼的。《內業》上講,做到精氣之極,就能看清事物。這里選取六祖慧能大師的一種說法:見色身中有法身。名為天眼。(就是自身中就有法)見一切眾生各具般若性(就是眾生本身就具備圓滿智慧)。名為慧眼。見性明徹。能所永除(就是本性清凈,不著相,不住法)。一切佛法本來自備(清凈的法身就具備佛法)。名為法眼。見般若波羅蜜能生三世一切法(達到圓滿的智慧之后能見到并且運用一切法度人)。名為佛眼。這么來看五眼,其實還是認識能力的提高的過程的。就是具備什么樣的能力,就能見到什么。
佛祖說,這么些無數個,數也數不清的,也看不到邊的世界里面的眾生,眾生心都不同,但是如來都知道,怎么回事呢!因為眾生的那些心,都是在相上,要么著于相,要么住與法。都被自己的那個意念所迷惑。沒有到究竟圓滿的如來境界。所以是不可得的,就是假的的了。就是井底之蛙執著那一片天空,它也自得其樂。見過大千世界的人,青蛙的那點小心事那還揣摩不透嗎。所以說如來對眾生的心都熟知。
再換個比方,有句話說,“條條大路通北京”,如果沒有去個北京,就要找找看怎么走。自己要挑選,就相當于求佛法的過程。如果你已經熟悉北京了,就相當于達到無余涅盤的如來境界了。那哪條道該怎么走你知道的很清楚。只要一個人堅定了要到北京來,他上路了,你就不能說他走錯了,或是走對了。稍微一偏差就是錯,錯了稍一改方向也就走對了。所以講諸心皆是非心。心不可得。
法界通化分第十九
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。以用布施。是人以是因緣。得福多不。如是。世尊。此人以是因緣。得福德甚多。須菩提。若福德有實。如來不說得福德多。以福德無故。如來說得福德多。
文意解 :須菩提。怎么樣。若有人以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。用來布施。是人以這個因緣。得福多不多。是。世尊。此人以是因緣。得福德很多。須菩提。若福德有實。如來不說得福德多。以福德無的緣故。如來說得福德多。
原理解: 一個人能用三千大千世界的寶貝布施,得到的福德肯定多啊。但是如來講的多福,不是財寶上的福德,而是,本性上的福德,說的俗氣一點,就是能力上大小,是佛注重的。那福德是能力的附屬品。真的有佛的智慧,那實有的財寶會更多。換句話說,有幾個錢不算什么,最重要的是具備掙錢的智慧。
那佛的意思呢,看到人布施這么多,就想,你有沒有離相哦,你要是站在錢上賺錢,著了錢相了,那是在拼老命啊。那 求的福德又有什么用啊。布施就是要求一個涅盤的心。自己要涅盤也要帶動其他人涅盤。那你的福德會更多起來。
20.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
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。不也。世尊。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。何以故。如來說具足色身。即非具足色身。是名具足色身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。不也。世尊。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。何以故。如來說諸相具足。即非具足。是名諸相具足。
文意解 :須菩提。怎么樣。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。不。世尊。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到。為什么呢。如來說具足色身。即非具足色身。就是具足色身。須菩提。怎么樣。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。不。世尊。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到。為什么。如來說諸相具足。即非具足。是名諸相具足。
原理解: 假如真的見到如來的色身了,就是現實中看到如來了,那也不能說是真的如來本性。也不過是個形象。如來度人是隨緣而應,俗氣的說就是見什么人說什么話。不要聽到人家怎么說就以為他就是那么個人。那具足的色身,也是隨緣而變化,就是講不同人見到的具足色身如來也可能不一樣。所以說,非具足色身。是名具足色身。同理如來說諸相具足。即非具足。
21.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
須菩提。汝勿謂如來作是念。我當有所說法。莫作是念。何以故。若人言。如來有所說法。即為謗佛。不能解我所說故。須菩提。說法者。無法可說。是名說法。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頗有眾生。于未來世聞說是法。生信心不。佛言。須菩提。彼非眾生。非不眾生。何以故。須菩提。眾生眾生者。如來說非眾生。是名眾生。
文意解 :須菩提。你不要以為如來有個念頭。“我當有所說法”。不要做這個念頭。為什么呢。若人說。如來有所說法。即為謗佛。不能理解我所說的。須菩提。說法者。無法可說。就是說法。這個時候慧命須菩提對佛說。世尊。眾多的眾生。于未來世聞說這個法。生信心不。佛言。須菩提。彼非眾生。非不眾生。為什么。須菩提。眾生眾生者。如來說非眾生。就是眾生。
原理解: 不要以為如來教導眾生,如來心里也想著怎么教導眾生。因為上面說了心里不能要有念頭,有個念頭,人的神氣也跟著念頭跑了,心就不是自己的的本心在運作。如來自己也要做到這一點。就是通常講的“無念”。那說,如來說出什么法了。這樣好不好,也不好,有個法在心里,那就心住與法了,就是著法相,所以就不好。如來說,哪個說如來有法 可說,就是“謗佛”。這個話說的多么堅決果斷。因為上面說那么多,我們聽了那么多,都是佛在說。說的就是無住無相無念。到現在,佛就要大家把如來也斷開,不要著如來的相,也不要住如來的法,也不要有如來說法的念頭。多么高明的師傅啊!
通常的,當對人有所利益,總想該記住我什么什么,想著我做過利益與人的事情心里很舒適,覺得自己是個好人。可是佛對人,只有利益與人的念頭,只要眾生好就是好的。因為有相有法有念都不好啊,所以佛就要眾生把佛也不要放在心里,心里無牽無掛。多么慈悲的佛啊!
真是“如來善護念諸菩薩。善付囑諸菩薩”。想想自己這一輩子中,有誰這么囑咐過自己,有誰這么護念過自己的呢!如果你遇到過,他就是佛。當然,佛也非佛哦~!
慧命須菩提對佛就問,后世的眾生會相信這么說法嗎。佛就說了,那也不就是指的所有的眾生了,但也不一定就不是眾生了。就是只要根性好,修到一定的機緣才可以理解的。為什么不說能力高就一定能理解呢。那就象有能力的人不一定能賺到錢一樣,要奉機緣。所以講,遇到真正的佛法,機緣難得,要去努力,遇到就一定不要錯過。,
所以,有度眾生心的人要熟悉這句話“彼非眾生。非不眾生”。有的眾生說不定還要打你呢!有的還要破壞呢!所以要機緣。有度眾生的心是好,無可置疑,要堅定執行。但要相機而行。
22.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
須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為無所得耶。佛言。如是如是。須菩提。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乃至無有少法可得。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文意解 :須菩提就對佛說。世尊。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難道無所得嗎。佛說。如是如是。須菩提。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乃至沒有一點法可得。這樣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原理解:就想須菩提長老一樣,我們也會有這樣疑問,佛說沒有說法,心里連要說法的念頭都沒有,難道佛對于無上的正知正見的法,一點點的領會都沒有嗎!佛真的說,一點也沒有。那我們就這么理解,心里要做到徹底的干凈。毫無掛礙。有一點點法,就著一點點的法相。絕對不要。
那這樣會不會,把一加一等于二也忘記了。如果不想著一加一等于二,那怎么去迎合這個二呢。按照內業的知識,是這樣的,人性知識圖,上,畫著人心是一層一層的,每層都是人智慧的提高。哪里感應了,哪里就去處理。你的一加一的意念在哪感知到,就在那里去感應等于二的回答。是一個感應。其他層次都不動。盡管是感應,但是不要動。感應也是動,但是不要移動位置。不要一個地方感應到,到另一個地方去處理。就象遇到什么好吃的東西,馬上想到以前某個環境下的激烈作用,帶到以前的那種狀態去吃。這些問題如果有興趣就到豆瓣網的小組“傳統文化人性知識養生----交流會”去討論吧!
23. 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
復次。須菩提。是法平等。無有高下。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。所言善法者。如來說即非善法。是名善法。
文意解 :再一個,須菩提。是法都平等。無有高下。所以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。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。所言善法者。如來說即非善法。是名善法。
原理解: 是法平等,沒有高下,只有合適不合適,諸法如義嘛!只要心中無我人眾生壽者,目標正確,就是往無余涅盤方向,堅定走下去,就是在修無上正知正見,就能得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”。法是沒有高下之分的;做事情總有曲折,就往往覺得一個善法在另個地方就不合適,,所以講善法也非善法。
還是那句話,談佛論道,都是心里的過程,心里要是有個我人眾生壽者,神氣圍繞那個去轉,心里的活動被起代替,會吸走自己的精力的,身心會很累。就是佛講的著相。如果放松心情,把自己長久以來拖累自己情緒的東西放到身外,再用身香味觸法去看明白,堅定了信心后認真再去做,心里會輕松很多。就是講心事用的對,人會越來越有神氣,相反,就是虛耗神氣。有興趣可以自己試試看。
無我,這個我怎么理解呢。這是講心里沒有我。心里的我與現實的我,是怎么回事呢。比方,現在安靜下來,身體各個地方都平靜,什么都沒有想,這是本性的我,真的我。但是,陡然見到什么好吃了,就想自己要吃那個,然后自己要怎么買,怎么做著吃等等的搞了半天,那是想象的我在做。這樣想不好,就是我象。人的活動都看明白后用身香味觸法去感應才是好的。
福德無比分第二十四
須菩提。若三千大千世界中。所有諸須彌山王。如是等七寶聚。有人持用布施。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。乃至四句偈等。受持讀誦。為他人說。于前福德。百分不及一。百千萬億分。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。
文意解 :須菩提。若三千大千世界中。所有諸須彌山王。有如是等多的七寶聚一起。有人用來布施。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。乃至四句偈等。受持讀誦。替他人說。于前福德比較起來。占不到現在的百分不及一。百千萬億分之一都不到。乃至算數譬喻都比如不盡。
原理解: 意思 是要真實的按意思去做,僅僅燒香供養效果不好。
25.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
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。我當度眾生。須菩提。莫作是念。何以故。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。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。須菩提。如來說有我者。則非有我。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。須菩提。凡夫者。如來說即非凡夫。是名凡夫。
文意解 :怎么樣。你們不要說如來作這個念。我當度眾生。須菩提。莫作是念。為什么。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。若有眾生如來度者。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。須菩提。如來說有我者。則非有我。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。須菩提。凡夫者。如來說即非凡夫。是名凡夫。
原理解: 以上都是如來教導別人,現在說自己,無度眾生的念頭。度完眾生之后,也不會去覺得自己度了眾生,就是無念無著。差不多說到這如來這部經要說完了,最后說說自己,意思是說無著無念就是如來我自己也是要堅持的。如來現在說了我,如來說,他說的這個我也是非我,只是這么說說,如果有個我不就是又著了我相嗎。我相的我,與真實的我,有什么不同,上面說過了。所以看看,如來說法,說的多么徹底啊!
通常的人,以為總有個我存在,(還是那句話,“我”這里都是講心里的活動,談佛論道都離不開心),這個我是處境生心的我,沒有擺脫塵俗氣,隨著這個我走,就是凡人。當然了所謂塵俗氣也非塵俗氣。也許有的人多磨練磨練,能成就更高尚的佛,哪又說的清楚呢!這也是“凡夫非凡夫”的一種理解方式吧。
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
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。須菩提言。如是如是。以三十二相觀如來。佛言。須菩提。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。轉輪圣王。則是如來。須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如我解佛所說義。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。爾時世尊而說偈言。若以色見我。以音聲求我。是人行邪道。不能見如來。
文意解 :須菩提。怎么樣。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。須菩提言。是,可以。可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。佛說。須菩提。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。轉輪圣王。則是如來。須菩提對佛說。世尊。如我解佛所說義。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。這時世尊而說偈言。若以色見我。以音聲求我。是人行邪道。 不 能見如來。
原理解: 上面已經說過“若見諸相非相。則見如來”,怎么須菩提在這個時候還說“可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”呢!我感覺是被佛祖的這個氣勢給震懾住了。佛祖教導說,自己沒有說法,連心里這個說法的念頭都沒有;就是講了,也不覺著自己度了什么人。這樣個氣勢!
如來什么都不粘不是嗎,怎么可以說求音聲和相,見到如來呢。所以‘若以色見我。以音聲求我。是人行邪道。不能見如來‘
27.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
須菩提。汝若作是念。如來不以具足相故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。莫作是念。如來不以具足相故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。汝若作是念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說諸法斷滅。莫作是念。何以故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于法不說斷滅相。
文意解 :須菩提。你若作這樣念頭。如來不以具足相故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。莫作是念。如來不以具足相故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。你若作這樣念頭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就是在 說諸法斷滅。莫作這樣念頭。為什么呢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于法不說斷滅相。
原理解: 具足相,就是圓滿的相,就是無余涅盤的相,無余涅盤,應該也是個動態的,不會是個靜止的無余涅盤,簡單的說,怎么會有最好的呢。好了更好。或不同的境界好法也不同。所以說“如來不以具足相故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”,但是,如果要是堅持這個觀念,也不對,為什么呢。無余涅盤畢竟是個目標,沒有這個目標,心動沒有準則,那諸法就沒有活動的準則,就是諸法斷滅,不求上進與完美。所以講,發心達到無上的正知正見,也要有個具足的標準。當然啊,具足也非具足。所以講“如來所說法。皆不可取。不可說。非法。非非法。”
運用解:這個地方,是提醒大家,不要有壽者相,以為是一個確定的好觀點,不要太執著堅持,在心里的這個境界,稍一風吹草動,整個的心里狀況會跟著改變,那處理事物的方式也會變化,不知道變化,就是總按照以前的方法做,就是壽者相。
28.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
須菩提。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。持用布施。若復有人。知一切法無我。得成于忍。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。何以故。須菩提。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。須菩提白佛言。世尊。云何菩薩不受福德。須菩提。菩薩所作福德。不應貪著。是故說不受福德
文意解 :須菩提。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那么多世界的七寶。持用布施。若復有人。知一切法無我。得成于忍。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。為什么。須菩提。因為諸菩薩不受福德的緣故。須菩提對佛說。世尊。怎么說菩薩不受福德。須菩提。菩薩所作福德。不應貪著。是故說不受福德。
原理解: 這段文字,好像就是針對當代人說的。現在有福得的人很多。怎么去享福,就要弄清楚。
一切法無我,這個我是我相的那個我,法中有這個我,就是著我相,就是一切身心都在這個法上,其他的好像都不存在。所以講,一切法無我。得成于忍,那意思可就是說要磨練,如不想磨練,就要多拜師求高友。
一切法無我,用賺錢的方式打比方。就是不要有一個固定的方式賺錢,而且身心都被套住,老是在自己的小圈圈里面轉,那機會是有限的;不可能一下子就賺到錢,所以要忍得住。如果用自己心里那個成見的方式賺到錢,那是著法相的賺錢,錢都在心里轉,那神氣就弄錯了,心里有個東西在動,那還得了啊!那自己的心被霸占了,心就沒有了。人就被成見的方法占住 ,這樣錢越多越壞事情。如心中無法,就是在現實中在怎么有錢賺就怎么去感應著去做,心里就平靜。這樣是適當的方法。因為修菩薩道,心中不能有個福德的存在,有了就在心里存個東西在里面。心是要無染無著的,什么東西都不能有。所以菩薩不守福德。但是說沒有福德也不合適,就是心不能放在那個福德之上,然后在那個福德上忘乎所以。這樣就是貪著,貪著的意思好像全在吃老本一樣,心在其上,身在其上,而且不知其他了。這樣就沒有賺錢的動力了。那福德恐怕就到此為止。所以要無我,要忍,要不貪著。
如果想知道自己有沒有損害了自己的福德,可以到豆瓣網的小組“傳統文化人性知識養生----交流會”去討論吧!
修道,難就難在難悟,有的道理是明白,就是不知道用。就象學數學,公式知道了,就是解不了題目。這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忍耐。注意一點,就是哪天你忍出結果了,千萬不要貪著這個法上,一貪著,就是法象了。
運用解:這里教導人怎么享福的問題,有福德也是自己熬出來的,熬出來之后,心不可以住在這個想象的環境里面。住進去就是進了暗室一樣。不是說不享用,而是說不要貪。
29.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
須菩提。若有人言。如來若來若去。若坐若臥。是人不解我所說義。何以故。如來者。無所從來。亦無所去。故名如來。
文意解 :須菩提。若有人說。如來若來若去。若坐若臥。這樣人不理解我所說的意義。為什么。如來者。不從哪里來。也不到哪去。所以才叫如來。
原理解: 如來本性明潔,如如不動。不著一切相。沒有定相。說如來坐臥來去,就不合適。因為如來,“無所從來。亦無所去”所以叫如來。“無所從來。亦無所去”就是不從哪里來。也不到哪去。打個比方說,一班上的學生都在坐著聽課,每個學生都不從哪個位置上來,也不到別的位置上去。那是什么狀態,就是各就各位,相對靜止的狀態。就是都在恰當的位置上。這怎么見得有什么高深的意思呢! 用我們儒家中庸的思想來分析,意義就大得很。中庸上不是說,天地位,萬物育嗎。天地可以指的整個身心環境。看看“著相住法”,不就是心搞亂了,不該去的地方倒是去了。不該有的念頭又干擾自己,如果位置擺正了,都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,那不都順過來了嗎。所以萬物就得到正常的成長,就是萬物育。萬物都可以正常生長的境界就是如來的境界。所以,如來這個詞用的妙。
如果知道了這層意思,一心念“不來也不去”,人的神氣也可以理順了。一順就什么毛病都沒有了。有興趣的可以試試看吧。
運用解:聽說,佛叫的名號,都是含有度人的意思。佛在人世間叫如來,別的世界不是叫如來的。目的就是讓人做到如來,如來者,諸法如義,不從哪里來。也不到哪去.就是要找到合適的位置。
現實中,我們都知道的一句話“金窩銀窩,不如自家的狗窩”。都有感觸。人家再怎么好,不如自家好。是這個意思吧。可在人的內心就不一樣,當確定什么好的時候,往往就心著在上面不走了。我就要這樣就要這樣,什么都不理會了。就是佛祖說的著相。所以說佛祖說的這個。不來不去,說的好!如果真的有八萬四千法門,那一心念“不來也不去”,怎么也算得上八萬四千分法門中一種啊。
正因為心來去不定,我們內業就有止和反的概念,就是心走動不要太遠,要停下來,接著要返回去。這些問題如果有興趣就到豆瓣網的小組“傳統文化人性知識養生----交流會”去討論吧!
還是說說須菩提開始提出的兩個問題問的好,“云何住,云何降伏其心”。既然是心不著位,就問問自己,自己是站在那個位置上的,然后自己怎么做的,這樣一想,也能把自己心的位置放端正。
30.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
須菩提。若善男子善女人。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。于意云何。是微塵眾。寧為多不。須菩提言。甚多。世尊。何以故。若是微塵眾實有者。佛則不說是微塵眾。所以者何。佛說微塵眾。即非微塵眾。是名微塵眾。世尊。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。即非世界。是名世界。何以故。若世界實有者。則是一合相。如來說一合相。即非一合相。是名一合相。須菩提。一合相者。則是不可說。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。
文意解 :須菩提。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。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。。這么多的微塵眾。多不。須菩提說。很多。世尊。為什么呢。若是微塵眾實有的話。佛則不說是微塵眾。為什么呢。佛說微塵眾。即非微塵眾。是名微塵眾。世尊。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。即非世界。是名世界。為什么這樣呢。若世界實有。則是一合相。如來說一合相。即非一合相。是名一合相。須菩提。一合相。就是不可說。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。
原理解: 由于相和法都是不確定的,所以講,眾非眾,世界非世界,我們上面分析過了,不重復了。若真的有世界,佛說的世界也是“不可說”的,意思就是變化的,進步的,不是一成不變的。但一般的人就是喜歡這個喜歡那個,而且心著在上面不走,就是有來有去了。心都不著家,還是什么人阿。
31. 知見不生分第卅一
須菩提。若人言。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。須菩提。于意云何。是人解我所說義不。不也。世尊。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。何以故。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。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。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。須菩提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于一切法。應如是知。如是見。如是信解。不生法相。須菩提。所言法相者。如來說即非法相。是名法相。
文意解 :須菩提。若有人說。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。須菩提。說的合適嗎。是人理解我所說義不。不。世尊。這樣人不解如來所說意義。為什么。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。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。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。須菩提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。于一切法。應如是知。如是見。如是信解。不生法相。須菩提。所言法相者。如來說即非法相。是名法相。
原理解: 如果見到是什么就是什么,都不去琢磨琢磨,那就是個靜止,就是停滯不前。我們時刻要記住,要往無余涅盤方向堅定的走下去。一刻不可停留。我見非我見,就是講,見到的表面現象,不一定是確實就那樣,要有比較鑒別,有選擇的接受。站在進化的角度去看。
我們上面講到,我法非我法,我相非我相,我見非我見,這么推導下去,我味非我味,我香非我香,我觸非我觸,我身非我身。即所謂色身香味觸法。所以講,要求無上正等正覺的法,都應該這么去見解。見后又不能有個法相。有個法相,那就去堅持,堅持過分又不對,怎么講呢。因為環境是變化的,一改變了境界,馬上又不適宜了。所以如若非要堅持一個法相,那也是非法相,把他當成一個動態、可變、可拿得起,放得下的法。對佛法都應該“應如是知。如是見。如是信解”。
32.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
須菩提。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。持用布施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。發菩提心者,持于此經。乃至四句偈等。受持讀誦。為人演說。其福勝彼。云何為人演說。不取于相。如如不動。何以故。一切有為法。如夢幻泡影。如露亦如電。應作如是觀。佛說是經已。長老須菩提。及諸比丘。比丘尼。優婆塞。優婆夷。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。聞佛所說。皆大歡喜。信受奉行。
文意解 :須菩提。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的七寶。持用布施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。發菩提心,受持此經。哪怕是經中的四句偈。受持讀誦。為人演說。其福勝似前者。怎樣演說呢。不取于相。如如不動。為什么呢。“一切有為法。如夢幻泡影。如露亦如電。應作如是觀。”佛說完這部經典之后。長老須菩提。及諸比丘。比丘尼。優婆塞。優婆夷。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。聞佛所說。皆大歡喜。信受奉行。
原理解: 這里通俗一點來理解,就是講,要想求福報,只是燒香磕頭,那沒有多少用的,就是把你那一點家產都布施了,效果也不大。那怎么做呢,就是發善心,做善事,按這部經典的意思去做就好了。哪怕是堅持幾句也好。掌握這個方法就什么福德都有,具有無窮無盡的福報。我們有句諺語“持人以魚,不如送人以網”。是說拿一條魚送人家,人家一下就吃沒有了,不如送人家漁網,這樣他可能有千百條魚可以吃。《金剛般若波羅蜜》,就是教人家怎么獲得福報的方法。當然了,佛說的這個福德,不僅僅是福德的問題,是一種究竟圓滿的智慧福性的獲得。就像經文開頭說的,“無余涅盤”的境界。
為什么先要發菩提心,再受持呢!內業上也是這么講的,第一步就是正形,再守善,才可以攝德。先有個形式,神氣就有個家一樣,就不會跑散失。這個問題有興趣可以到豆瓣網的小組“傳統文化人性知識養生----交流會”去討論!
怎么來說這部經典呢,就是“不取于相。如如不動”,不著人我眾生壽者相,不住法相非法相。為什么一個說著,一個說住呢!我們講過,人是相和法兩個部分組成,就是內業上說的精和形。人我眾生壽者,由心粘到相上的,所以是著;法、非法是人跑到法上,所以說住。被相所控制,就是被局部蒙蔽,見不到其他的存在,所以著相不好。“如如不動”,心不著相就是不動的意思,但是要感應外界的事物,要去對待事物的變化,所以又是動的,但是動了,要不被其控制干擾,心不能跟著相走,是相對的不動。
有為法,就是著相的法。就是只站在某一點上去度己度人,從總的大局來說,那一點也不知道該度不該度,所以是夢幻泡影;即使是該度,也度的很好,那也只是轉眼即逝的,在人生中也就是一道亮光而已。所以如露亦如電。
敬守的《金剛般若波羅蜜》講完了,其實,了也非了,還是加幾篇議論在后面:
其一、敬守如此的肯定如來所說,是不是很信佛呢!
其實經文上都說,佛無所說,那我們就要做到無所信。心中不著痕跡。不能講這是佛所說,其他的都不對。那不是佛說的呢,比佛次一等的人說的呢,次一等再次一等人說的呢,乃至于一個平凡人所說的呢.那就更應該,也都應有個思量。意思是說,無論是誰的觀點,自己都要在現實中去鑒別著來接受。
其二、敬守如此來注解《金剛般若波羅蜜》,是不是自己就這么去執行的呢!
也不確定。我這個注解,是運用《內業》的基本知識來理解的。佛說“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”。心不可得,看問題的結果也就不同。有句詩說“橫看成嶺側成峰”,就是講角度不同,看見的就不一樣。這就是為什么,很多的經典,注釋都有很多的版本的原因。所以講,不要執著于某一個人說的。只要是帶著善念去注解的,都可以去了解。難道敬守沒見過凈空法師的《金剛級》嗎!難道敬守沒見過宣化上人的《金剛級》嗎!難道敬守沒見過六祖慧能大師的《金剛級》嗎!都見過,只是看一個版本的時候,其他的版本都放下,這樣看到的境界也是很美的!
其三、對于真正按照此經典修行的佛門中人來說,千萬不要被敬守的見解干擾,要在自己的修行環境下適宜去選擇。因為敬守說的這樣理解的環境與佛門中說的有差異。如果是學習中國本土文化的,最好還是多看看。外來文化中,能經受的起中國傳統文化的推敲的是很少見的。
其四、 比如說,敬守拿個望遠鏡出來,說瞧瞧,前面的那山,那水。美啊~!其實,敬守的意思,不僅是帶人家看那山那水。意思是推薦這個望遠鏡,有了這個,可以看到很多肉眼見不到的東西。這個望遠鏡,指的是《內業》的正形-守善-攝德-止-反。這一基本規律。敬守的文章幾乎都是介紹這個的,如果有興趣,可以看看這個規律在其他方面的運用,也可到豆瓣網的小組“傳統文化人性知識養生----交流會”去討論!
其五、 《金剛經》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“相”,現在也有個問題,就是通常生活中,人有物相的,比如貪著吃豆腐,心里就有個豆腐的相,經文也講,對福德也不能貪著,貪著就有福德的相。那么是不是應該說五個相才合適,就是“人我眾生壽者物相”,如果無物相,只要無“我人眾生壽者相”就可以,那么,研究自然科學的人呢!比如一心研究 物理,數學的人,那是不是就可以成佛呢!或者講,佛的這個說法有漏洞?或者講不如我們傳統文化的《內業》表敘的清楚?這個問題一定要搞明白。相,這個詞說不清楚,那《金剛級》就沒弄明白。歡迎一心“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”的志士一起討論。敬守在豆瓣網的小組“傳統文化人性知識養生----交流會”恭候各位菩薩光臨!
其六、 從佛學的傳承角度來看 ,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還是有很多問題的。看看佛著衣持缽,人家會施舍。一個佛門中真正修行的,哪怕是在荒郊野嶺,都有人家尊重光顧。而一個一心研究傳統文化的人,即使是在鬧市區,到人家門口站著說“‘精通諸子百家”,人家不攆走他就不錯了。
也許,國人過于注重治國平天下,以為只有封侯拜相,才是真正的人才,這個是歷史的原因,在這里也不去追究。但在當今 的社會中,如果都去封侯拜相,也不必要,也不現實。
‘ 或許,在佛學的做法中可以學習一點,看看佛,人家的一動一念都是為他人的。真是行為舉止都是“起點是眾生,終點也是眾生”,用無我的(方)法,成就了一個完善的我。《內業》里面也有這樣一句,道“‘事之所得以成,所失以敗,人之所得以生,所失以死”,就是講,事情的得失成敗,人的生老病死,都是與道息息相關的。國學的發展,應該和事情的得失成敗,人的生老病死緊緊聯系起來,讓國學在人的多方面起到指導作用,讓更多的人從中或益,也許這是一條發展的路子。
至于 到底怎么發展國學,這要靠很多的有識的志士,長久的去努力。方法恐怕也不一定吧!
-
互聯時代智慧社區O2O在物業管理運用及創新經營實戰經驗精彩講座
第一部分、智慧社區020的創業概念1、 新常態下互聯網在生態圈中的作用與影響2、 物業服務社區020最新定義3、 十大社區020服務平臺類型4、 未來社區020在物業管理中的出路第二部分、社區020在物業管理服務中運用1、020在物業服務中內部質量管理系統組建與運用2、020在物業管理中面對業主服務系統組建與運用3、0..